毕业季马上开始,请拿出你的双手,让我们共同击掌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三、二、一”。随着六年级同学的击掌声,中关村三小万柳南校区六年级毕业生将同时在十个场次进行60多个组的毕业论文答辩。
别看同学们年龄小,但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得绝对不含糊——每场答辩都有坐满整个教室的观众,但面对观众很多同学都是侃侃而谈;面对博士、教授级别答辩老师的提问,很多同学也是临阵不慌,回答得,颇有“小将”风范。
这样的场景的确是难得一见,就连全,也只有中关村三小的孩子们会在毕业前有这样一次答辩的机会。
“为了解中国结的影响力,我们共下发问卷130张,选取低、中、高年级作为我们的样本……”在中关村三小万柳南校区的梦想剧场中,伴随着典雅的古筝,三个穿着改良汉服的小女孩分站于舞台两侧开始她们的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结》的答辩。
观众当中,既有评委,也有同年级同学,甚至还有孩子们的家长。“很多家长也都在问我们:‘是每个场都能看吗?’很多家长都在说,请假也要来,为什么?他们说,我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但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答辩,以后没有机会了。”中关村三小老师张燕青说道。
“我们总共设置了10个答辩场,除了梦想剧场和多功能厅,还有8场是在教室进行,每个场地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六年级的同学,但我们没有限定哪个班的同学就要在哪个班级做观众,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够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场次进行观看。”张燕青说。“这已经是我们第二年进行毕业项目研究了。”
每个场地都有不同的主题,代表了同学们的不同研究方向——综合场、文化艺术类、调查统计类、科技类等。
“我们更看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结果。”对六年级孩子的论文应该如何评定?如何要求?中关村三小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因为我们的教学就在于真实地学习,所以我们会更看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本身的自主性。”
“我们对孩子的很少,甚至连字数都没有,所以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的研究结果就2、3页,也有学生的论文字数会比较多。”
同学们的选题五花八门、花样百出,既有像中国结一样充满古典美的《清代后妃头饰种类、等级制度及头型梳法》、也有非常专业例如《神奇的勒洛三角形》《从无穷数列与无限分割论无限的两面性》、甚至还有触及到教育领域的《论小学生能否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小学生上课外班的利与弊》,等等。
“从今年的效果来看,孩子们的选题除了科学类、历史类等去年就很‘火热’的领域,更多具有人文关怀的选题也涌现了出来,甚至就连‘小黄车’‘留守儿童’等话题也在三小六年级孩子的范围内涌现出来。”
要选离自己生活最近的,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完全尊重他们的意愿,所以选题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我们把孩子的选题和研究思汇集,筛选一下。然后大概分一下类,一方面方便老师指导,一方面也方便答辩环节邀请评委老师、分场地。
我们在老师公布征集选题的当天就确定要做中国结,因为我们三个平时就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平时也有参加相关的课程,认识城市学院的工艺美术系教师倪巧凤。当时在剪纸、中国结和绢人当中犹豫,但剪纸范围太广、绢人难度比较大,所以最终确定了中国结。
在选题确定之后,学校主要负责毕业论文事项的李露珠老师专门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培训,专门论文怎么写。因为每个孩子的项目是不一样的,所以只是了流程和论文写作的过程,包括论文如何查阅资料等基本规范,我们会跟学生强调不要去百度直接搜索,而要有一定的规范。
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会选择老师作导师。如果课题是数学类的,那就可以找一个数学老师;我们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只要有孩子找就不。去年,我们还请来很多初中老师来进行指导,效果也很好。
学校也会给孩子一些时间段的安排,比如研究、解决问题,鼓励孩子主动与导师相联系,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对。
由于学校允许我们邀请校外资源做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邀请了城市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倪巧凤老师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
我们首先制作了调卷,面向低、中、高年级进行了发放;然后采访了倪巧凤老师,对中国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进行了论文编写,因为我们有点拖延症,所以大概开学后才完工。
论文通过后,李露珠老师还组织孩子进行了预答辩,制作PPT。在预答辩过程中,老师会对学生们的答辩进行提前的把关,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
南校区一共14个毕业班级,每个孩子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观看,比如,对《大气压强》这个话题感兴趣,那么他就可以选择来到梦想剧场进行观看。
每一场评委有中学领导、高级教师、特级老师,还有在高校工作的家长。由于前期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了学科分类,我们尽量将邀请的评委和学科主题相对应,这样会更具有针对性。
为了今天,我们三个特别准备PPT,还准备了一样的传统服饰。这个过程中,我们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完成的。而且,能够跟平时最好的同学一起研究,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让我们感觉很有意义。
开展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专家和老师希望让孩子从中得到什么?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孩子是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开展,有些选题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大、这个选题或许本该是初中的课程内容,但是他们的研究恰恰是孩子的视角。
比如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于唐诗宋词的影响就是个很大的题目,但孩子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层面的,他们其实是在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也无妨。
一定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这样的研究,是因为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对这个感兴趣,所以做了这个探索和研究。这种展示恰恰是给了孩子一个平台和空间,让他把自己个性的东西做了一个呈现。另外,这也是一种分享,让坐在下面听的孩子了解到,哦,原来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领域、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话题。
孩子由于经验、能力的局限,一定会有不规范、不完善、甚至比较主观的结果出来,但论文答辩给了他们一个挺好的和对话的过程,他们会不断地接近科学研究这条道,不断去体验。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达到一个专家的程度?其实他们恰恰就是经历了一个由朴素甚至偏颇到无限地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去孩子们的热情,然后让孩子们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给孩子的鼓励是最重要的。我们想要的就是从孩子选课题到现在汇报这一研究过程,培养孩子的研究意识和团队。要进行研究课题,就会调动孩子所有的注意力,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去实验、去采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达到他的目的。这个是比研究结果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答辩的时候,很多小孩都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我们就问他为什么这么穿。他说,这是我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答辩,我特别的重视,求妈妈专门给我买了衬衫、领带。
孩子从选题到研究再到制作PPT,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的。我们一再强调不要让家长、老师过多干预,因为毕业项目并非看重结果,而是在于过程。老师参与的可能更多的就是论文规范的和细节指导。
PPT做得都很精美,我当时一度怀疑是不是他们自己做的。我问他们模板从哪里来,他们说网上下载的;我说,是你做的吗?孩子非常肯定地跟我说是。预答辩结束后,我让至少三个小组当场改PPT,算是验证。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自主参加、自主完成。
论文的写作也是课堂的延展。每一堂课,老师都会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你要问出来,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不爱说、不爱问了。
去年,我们有一组孩子关注到废品回收人的生活,为了拿到想要的数据,他要问人家,每天要收多少个瓶子。开始人家不理他,最后这个孩子想办法,帮人家干活,一个一个数瓶子,数了半天的瓶子才得到了人家的支持,其实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很好的磨练,他能够想到用帮人干活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也很有意思。
我们班今天有一个小孩表现得太紧张了,把电脑都碰了,他们研究的主题是《神奇的勒洛三角形》。其实,这个孩子很有研究能力,很爱提问,他甚至还研究几维空间。而且,他们组的研究主题就是在课堂上提问的延伸。他当时问:“我手里有一块橡皮,为什么这块橡皮不是圆形,它也能滚动?”
所以,从这个点出发,他就继续研究这些图形的等宽性,然后再去做实验、找资料,生活当中能有哪些应用,其实这个研究的思还是挺对的。
六年级学生的毕业项目是一个1+1的项目形式,分为A 、B、C 三类,毕业生需要从 AB两者中各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A类项目研究,可以采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形式呈现,从A类课程中选取;B类研究项目,可以采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表现/实践项目”的形式呈现,从B类课程中选取。而C 类是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在这六年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单一的书面考试分数是远不够充分的。为此,我们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机会,推出面向全体六年级师生的毕业项目,通过小学阶段的真实的学习的‘里程碑’式毕业项目的论文、设计、展览、汇演、实践性项目,来真实地回答:在这六年中,我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去年三小春季毕业项目的实施方案的开头是这样一段话。
“在公益活动当中,我们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设计,比如我们的‘大手拉小手活动’,每一个六年级的孩子都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就是一年级的孩子。活动的时候,一定是两个年级一起联手的展开的。学长下到各个班,帮助学弟学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有时候会帮一年级的弟弟妹妹讲讲课。”六年级级部主任刘莲芝看来,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种传承的,所以,我们常说,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孩子。”
“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孩子”,这与三小一直的“大家三小”概念不谋而合。教师们都习惯称学校为“大家三小”,这不仅是中关村三小的办学,更是学校的发展愿景。
“我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力量;在大家庭里,要尊重每个人,需要每个人,成就每个人;学校的发展需要团队的进取心,每个人都需要有大家气度和高远的追求。所以,所有的课程都要指向这个共同目标。”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说。
“今天,你们确实惊到我了,研究的题目、研究的过程、表现的方式是我没有想到的,超出我的想像,所以,我说你们惊到我了。据说,除了梦想剧场其它场也很精彩,我现在觉得我失去了好几个亿。”答辩结束后,在梦想剧场做评委的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用她的总结逗笑了周围的孩子。
“你们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老师学习,咱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六年,创造了这一次的精彩——过去的都是小精彩,这一次的大精彩是你们都要毕业了,我们给它称为‘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我们一起看看这六年我们都学到了什么,我们过去丈量的方式就是考题啊试卷啥的,今年我们依然还有,但是这个丈量的方式太单一了,我们还要用更多样的方式来丈量你们的优秀。”
日报《教育家》(强学研究版)完整策划并呈现了“专业学校改进计划”,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本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