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

类别:教育论文 日期:2021-2-23 7:31:16 人气: 来源: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世界意识”的内涵大致有三个各具性、又具内在联系的层面。1.知识视野层面。这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世界意识”要求高中学生具备足够开阔的知识视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2.认识能力层面。这是世界意识的核心。它要求高中学生以的胸怀、自尊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认识世界历史的一体多样化,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理解世界各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尊重其他族群及其历史文化。3.思想品质层面。这是世界意识的。它要求高中学生立足于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于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复兴,“具有、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具有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历史责任感”。①

  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②“三个面向”是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不同的国家总决策配套的带有全局性的教育战略决策。“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正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积蓄后备力量。

  “面向世界”,要求教育与国际教育发展的进步潮流接轨,教育要为“世界的中国”培养人,培养在的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交往竞争、开创新的中国人。“面向未来”,要求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远瞩,从“未来”汲取诗情,“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③

  “三个面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目的的整合,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教育思想。纪之交的今天,存在于世界中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其内涵如何?

  (1)从当今世界的历史进程看,经济全球化浪潮正裹挟着人类进入一种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大异于过去的新生活,它不仅带来了无可置疑的物质利益,也使整个人类站在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面前。

  (2)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看,过去2年,我们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世纪的交界线上展望未来,新的世纪,世界将是怎样的世界?中国将是怎样的中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世界的挑战?这一切都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全球化浪潮,使我们身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世界;全球化时代,肩负祖国现代化重任的年轻一代,必须有世界性的视野和意识!

  “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全的未完成性”。⑤这就意味着人是带着巨大的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的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梦见流鼻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的“未完成性”体现得非常充分。高中学生的潜能能否得到开掘他们的潜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发挥,主要取决于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而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绝然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需要的。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举国共识。了解外部世界,接触其他民族,已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世界意识”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学科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之间接轨的一种尝试。它以祖国和世界的发展需要为方向,以学生的渴求为起点,结合教师自身的优长,力图使学生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对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人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世界意识”教育的载体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本文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包括教学视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本文仅对“教学内容”作一简论。

  “全球化”的概念表明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进程:人类从以血缘和种族关系为基础的信息封闭的世界向信息和社会化的世界转变;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向市场化的社会转变。这个进程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被表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我国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则称之为“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⑥

  现行人教版高中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基本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这个特点。通过从新航的开辟以来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活剧的讲述与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五百年来,过去数千年间长期存在的、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状态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诚然,历史的“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披荆斩棘,也可能伤及我们自身。历史赋予我们一项重任,就是以全球的眼光和胸襟与世界人民一道去确立一种符合历史“全球化”趋势要求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套的国际规则,争取世界的未来。

  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是语言、教、习俗、价值观念等,世界近代史以前那种相对、封闭的“地区”历史和社会生活是产生文化多样性的决定性因素。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出现的全球化趋势,极大地密切了、各民族的联系;但是,由于历史的不可截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往数千年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差异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这种文化差异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时不时地显示出它的独特力量。

  进行人类文化多样性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教、不同的意识形态。人类社会的不同文化是平等的。我们需要用的眼光来看待差异;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⑦不如此,我们就容易陷入“东方是东方,是”(吉卜林)和“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泥潭中。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所共有的。经济领域的工厂制、市场经济;思想领域的“以国”、“平等”;价值观领域的主义;文学艺术领域诸多大家巨匠的不朽作品……

  认同这些人类共同财富,学习和继承这笔遗产,不对它贴上阶级或主义的标签,无疑会有助于青年学生明了自己的文化:学习、吸收、人类文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1.中国现代化运动百年轨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纵观中国现代化进程百余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型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过程”。⑧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在经历了百年的曲折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20年,中国世界,世界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辉煌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世界发展潮流紧密相联的史实,可以使高中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和先进的人类文明活动,只有在继承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实践创造,才能较为顺利地巩固和发展。离开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发展道来谈论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是一种空想。

  2.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的“世界视野”。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先进的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扩大和深化的历史。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再到陈独秀,先进的中国人对的认识由“器物”上升到“制度”再上升到“文化”层面。民经过28年的斗争,赢得了的伟大胜利。这一宏伟的历史进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把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视野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把源于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面临新的国际和国内条件,紧紧抓住世界历史的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扩大,终使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中国令刮目相看。

  通过对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世界视野”扩大和深化的分析,可以使高中学生明确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振兴中华,努力向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明,并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今天,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把对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局面”。⑨

  3.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格局。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最低点。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破天荒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一定提高。

  1949年,中国人民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国的诞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当今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离开了中国的积极参与,是难以解决的。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