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省洋县南街小学校园,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氛袭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汉调桄桄”脸谱彩图,萦绕耳畔的是“汉调桄桄”名段名曲,“汉调桄桄”戏曲艺术已成为学校发展普及十年的艺术实践项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和培育了师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10年间,南街小学在“厚德养正、生态立校、鹮梦育人”的办学思想引领下,追求“生态道德、生命成长、幸福生活”的培养目标,全面打造鹮梦生态教育,突出艺术传承、生态爱鸟、阳光足球三大办学特色,使汉调桄桄戏曲艺术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提起汉调桄桄艺术,他是洋县地区悠久的艺术形式,早年,夏学廉、、陈开莉、史新义等一批热爱戏曲艺术的教师组建了戏曲和乐队,使这一艺术得到了传承,也为学校“汉调桄桄”艺术传承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汉调桄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这一艺术瑰宝,南街小学将地方流传久远几近失传的制作、表演艺术引进校园,聘请老艺人,引导师生传承,几经探索,形成了“爷孙家庭传授、学校引领、家校共同普及”的特色教育局面。
特别是全校师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和当地广大群众一起交流表演,进一步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南街小学探索的艺术教育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尊重,更是对生命成长的激励,探索出了一条艺术教育的新径。
为确保“汉调桄桄”艺术教育不断创新,学校成立了校长负总责、副校长主管、艺术教师主抓、班主任配合的艺术教育小组。还聘请民间传承老艺人担任主角,让汉调桄桄走进美术、音乐课堂。学校还编写校本教材《汉调桄桄》,光大这一民族艺术瑰宝。
学校在语文、思品及综合实践课程中,让学生自发地投入到看、听、想、说、演中来,置于教材内外的各种角色,用角色的视角观察世界、揣摩情境、再现形象,引领学生走进剧本,在不同角色中感受真善美和假丑恶,培养学生厚德养正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成立汉调桄桄艺术,每天进行1小时的常规训练,邀请非遗传承人李天明、杨丑娃等定期为做,亲自为学生上示范课,从步伐、手势、动作、神态、表情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模式。
“汉调桄桄”艺术教育,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一批学生作为传承人把才艺和快乐带进了中学和大学。李梓奇等同学除了在校表现出色外,还加入了社区剧团表演;王昕国、王昱姚等26名同学的汉调桄桄制作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五届艺术展演;郑晴宇、段柯言等同学的桄桄绘画、脸谱、摄影、微电影作品在各级获。学校艺术教师有10人成为了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师,有80多篇艺术教学论文获和发表。
近年来,南街小学汉调桄桄非遗教育模式,成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大亮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学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被评为陕西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级示范学校,“汉调桄桄”特色多次获得省市县的好评。
2017年4月,南街小学汉调桄桄工作坊应邀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12名学生展示了汉调桄桄泥塑造型、裱糊脱模、绘画脸谱、陕南刺绣、戏装制衣、桄桄表演等六大艺术,展示了“汉调桄桄戏曲角色、脸谱、服饰”68件作品,演唱汉调桄桄折子戏120场次,学校还赴、等地演出,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让更多的孩子,在艺术传承发展的上知、懂、辨美丑,享受成长快乐,是南街小学进行非遗传承教育的初衷。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在下一代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南街小学将不忘初心、传承创新,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秀出更加绚丽多姿的风采。(李志海 申庚云)
文化工程 百集纪录片《百年巨匠》摄制完成,把文艺先贤还原为鲜活的形象,讲述他们的艺术、人生和深远影响,《百年巨匠》可以说是一部视觉版的近现代中国文化史。《百年巨匠》从2010年开始筹划,彼时为填补空白,创作团队计划创作一套完整记录12位20世纪中国美术大师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分3部摄制,每部4人。
这一系列问题,既是人类文明进步所面临的共同悖论,也有中国工艺美术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工艺美术的本质是生活的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性的传承与发展,其振兴彰显了文化强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9月2日上午,郑州市召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速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会议强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郑州当前最大的历史机遇、重大的担当,是引领工作的核心。
陕西洋县南街小学特色教育:让艺术在传承中生生不息,2011年学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被评为陕西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级示范学校,“汉调桄桄”特色多次获得省市县的好评。让更多的孩子,在艺术传承发展的上知、懂、辨美丑,享受成长快乐,是南街小学进行非遗传承教育的初衷。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