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哲学论文 > 正文

浅论批改潘石屹的5堂人生哲学课

类别:哲学论文 日期:2018-3-5 14:36:42 人气: 来源:

  自从10月8日,SOHO中国在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以来,有关潘石屹夫妇的身价猜测就成为看客们茶余饭后念念不忘的必修课。200亿、300亿、500亿——这些连潘石屹本人都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数字,已用巨额财富的将其环绕;至于舞蹈是否依旧,则随着观者距离舞台的远近而评价参差。

  “潘总,您以后出门得多注意安全了,不能老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得有个保镖护着。”同行的女记者语重心长,忧国忧民忧老潘。

  这话不禁让人想起他那段经典的“婴儿论”——“人有三种。第一种是骆驼,吃饱喝足把能量存在身体里;骆驼里面有少数会成为狮子,这就是第二种人,要学会竞争,去做;第三种人是婴儿——友善,对周围的人有爱心。”

  有关潘石屹的描述,我们的确听过太多。即便是毫不相干的人,也能在闲聊时称他一句“老潘”,一副相交多年的架势——在众人眼里,潘石屹是娱乐化、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在同行眼里,他是充满智慧的企业家;在眼里,他是随时有可能条的风云人物。每个听他倾诉之人,都希望获得醍醐般的箴言;然而几个回合之后,才渐渐发现他的坦诚恰恰来自于最简单的人生哲学。或许,这就是来自“婴儿”的生活。

  在SOHO现代城的主楼前,写有“上市让SOHO中国飞得更快更高”的鲜红色广告牌让途经之人不禁注目。

  2007年10月8日,这一天对于SOHO中国和潘石屹夫妇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日子。上午10点,SOHO中国在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份编号为410(HK.0410),每股定价8.3港元。截至当天下午16时收盘,股价涨至9.560港元,涨幅15%,并成为当日港股成交量第一、成交额第三的一支股票。SOHO中国总市值达到478亿港元,这一次完美的上市历程也使潘石屹的身价一跃进入“百亿富豪俱乐部”。

  “有一天早上,我刚进电梯,就有一个陌生人跟我说‘恭喜上市’。” 有关上市的话题,尽管已在短期内被追问了百遍,但它依旧是潘石屹接受访问的第一理由。

  潘石屹:坦白说,当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10月8号那天,基本是沉浸在一些事务中,9天的演也已经使我的体力严重透支——到最后那几天,连笑都是仪式化的。直到那天9点的时候,高盛的朋友告诉我,说129亿已经打到帐上,我才突然有了点不一样的感觉。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拥有这么大的一笔财富,第一感觉就是觉得责任重大。因为上市融资,不是把钱放在那里,而是需要为股民增值。回来之后的这几天,基本上1/3的时间在接受采访,1/3在谈各种项目,还有1/3的时间是在考虑公司的未来:以前赚钱是自己的,现在是要为股民,责任重大啊。

  《BIZMODE》:说到企业的未来,你曾经说过“SOHO中国不是一家普通的地产公司”,也说过“未来的SOHO中国不会为了迎合某类投资者幼稚的想法而去大规模圈地”,现在依然这样的想法么?

  潘石屹:公司上市以来,我做了许多电视节目,就有人问我:你赚了几百亿,那得剥削多少人民啊?其实,这是特别农民的观念。现在的财富价值,不是看你以前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看一个企业的未来能不能持续创造利润,是用未来衡量公司。

  我在演过程中,跟国际上很多基金经理交流。他们判断批改潘石屹的5堂人生哲学课论文资料由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一个公司的前景主要从三个方面:

  第一,土地储备。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储备,一时的富有很可能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尤其是,特别在乎这个,所以许多上市公司都大规模的储备土地。但储备土地不能是单一储备,地段非常重要,否则影响升值。所以,我觉得,1个5年的土地储备就够了,空两年用三年,非常合适。

  《BIZMODE》:还有一个理由,10月8号以前,你们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而现在公司是一个非常的公司。你觉得作为公司的掌舵人,心理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潘石屹:责任感不一样了。五、六十万的股民把钱给你,你得为他们负责呐。除此之外,原本追求的东西没有变。作为一个企业家,就是要把企业办好,让它不断地创造价值。

  自从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起,公司似乎就因为有了这对特殊的掌门人而显得与众不同。从推广“SOHO”的概念,到长城脚下的,潘石屹是房地产界最早玩概念的人,也是中国财富圈最早敢于为艺术埋单的人。

  相对于其他地产老板“炒房不炒人”、“闷声发大财”式的低调术,潘石屹则看上去丰富生动得多。有时候,甚至因为他的言论及行为过于精彩,反而使人忽视了他背后的企业及其引以为豪的商业模式。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浮华之下,在2005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新闻发布会上,潘石屹作为纳税百强企业代表发言;与此同时,在有关慈善、捐助等相关新闻中,潘石屹夫妇也是经常被提及的对象。诚然,有人把这看作是“黑心房产商”的惺惺作态,也有人觉得这是超级富豪消耗其过多所得的“ 剂”,但对于在没有严格社会准则的前提下,又有多少有能力却依旧以来面对责任和慈善的人们呢?从这个作用上讲,潘石屹夫妇所期待的“SOHO中国”更成熟的慈善机制,对众多中国先富人群来说,无疑具有巨作用。

  《BIZMODE》:这段时间我们在关注一个理由: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它最原始的要义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一个企业家,作为生命个体,他应该追求人生幸福的最大化应该是分得很开的,似乎现在的企业家并没有将这两者分离开来,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理由的呢?

  潘石屹:我觉得不能分离出来。一个公司目标应该非常单一,那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有给社会创造价值,才有可能给社会更多的税收。对企业来说,成绩就是利润。其他的,比如给一个企业加上过多的东西,我觉得就会有理由。

  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们似乎一直在空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它的任务就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利润的最大化,同时要遵守行业的标准。比如它是不是环保,这个当然要看标准:如果是在中国,你就遵循中国的标准;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去,就遵循美国的标准。所以,一个企业,遵守法律和应该是第一位的。

  至于做慈善事业、福利事业,这些事情不应该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企业是没有资格做这些事的,因为属于它的钱都是股东的钱,你不可以拿着股东的钱去做自己的慈善事业,一定要尊重股东的意见,企业就是要股东的利益。所以企业就是要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至于老板赚了钱,想做慈善和福利,那都是他(企业家)自己的事情。

  《BIZMODE》:呵呵,是不是从这个作用上说,现在和所谈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潘石屹:不能这么笼统地说,不过现在企业的责任其实应该是,创造利润。如果我现在拿着公司的钱去做慈善,这就是股民最忌讳的事情,也是股东最忌讳的。如果分红后,用的是自己的钱了,到时候可能就会关注教育理由、扶贫理由,也可能是艾滋病的防治理由,就让他(企业家)自己去做。

  《BIZMODE》:但对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来讲,企业家个人的财富和公司的财富基本上是吻合的。但你现在是一个公司,所以才这么考虑?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