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南网报道,“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亦是繁荣稳定的基石。
近年来,淮南市贯彻与创新并存、传承与发扬并举,积极探索将《淮南子》区域特色文化与现代法治有机融合,做好“特”字文章,打造出以“豆娃说法”为代表的区域法治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高起点、有特色、重实效的法治文化建设新子,用法治文化的软实力铺就了法治建设的硬基石。
2015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地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地方性法规——《淮南市法治宣传教育条例》。该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职责、目标等,并将“宣传《淮南子》等法治文化思想”“利用少儿文艺、动漫等,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等写入《条例》之中,有力地促进了法治文化品牌建设的化、规范化。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程的“施工队长”,市委市主要领导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淮南建设的前瞻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全市上下就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共识。2017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常务会议研究法治文化建设工作4次,市召开专题协调会2次,市委工作例会研究法治文化建设工作3次,市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调度法治文化建设工作4次。几年来市委、市的强力推进,使得区域特色法治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逐步健全。
上下联动,培育文化,助推普法。按照“谁执法 谁普法”原则,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具有区域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淮南市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淮南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励扶持实施办法》、《淮南市“1+X”法治动漫工程实施方案》等10余项配套制度,形成了目标明确、各方协同、权责明晰、整体推进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格局。
《淮南子》作为淮南的第一文化名片,集中体现了淮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直是淮南人的骄傲。
我市积极推动扶持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开展以《淮南子》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法治文化研究创作,将其中蕴含的“礼法兼治”“法不阿贵”“刑无等级”“实质”等传统法治思想,运用社会主义法治加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近几年来举办“淮南子”法治思想研讨会4次,发表相关论文、调研报告30余篇。
作为豆腐发源地,我市根据《淮南子》“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的记载,融入流行元素,以豆苗为原型,塑造“豆娃”吉祥物这一普法宣传使者形象,全力打造以《淮南子》和现代法治文化融合为内容,以“豆娃说法”为特色的普法品牌。
启动“1+X”法治动漫建设工程,打造系列法治动漫作品——《豆娃说法——淮南子与法治》,制作出交通篇、民政篇、财政篇等近30部科技含量高、表现手法新、宣传效果好的动漫产品。“豆娃说法”相关作品荣获全省首届“法润江淮 共筑美好安徽”法治微视频类特等,专题课件登陆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研发制作“豆娃”玩偶、摆件、画册、明信片、挂历等衍生产品;实施著名景区嵌入、繁华街区融入、乡镇村庄纳入、建制小区注入“四入行动”,使那个憨态可掬的“豆娃”普法品牌形象深入广大市民的心中……
“豆娃说法”,变死板的传统为群众趣味性的主动学习,使法治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今年2月28日,淮南法治文化馆举行了首场活动,1200平方米的场馆内,“法与国、法与德、法与民、法与淮南、法治之光”五个展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丰富的法治内容;幻影成像、体感互动、3D投影、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的运用,突出了“趣味性”和互动感,缩短了法治文化与群众的距离。
以淮南法治文化馆为代表,我市已建成各类法治文化展馆、中心、广场、陈廷敬的后人橱窗等阵地1070个,使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陶醉在浓厚的法治氛围里。
与此同时,我市出版发行了《“淮南子”法治思想研究》一书,推动地域法治文化研究从理论向的;在淮南法治文化公园内设立《墙》《豆娃与礼法》《淮南子法治竹简》等10余尊法治雕塑,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在淮南龙湖公园建成水幕电影,每周末定时播放法治类电影和法治宣传教育微视频,广受市民欢迎……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内涵,我市高标准建成以“书”“雕”“馆”“影”为代表的法治文化新平台,进一步扩大了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让法治文化深扎基层、融入百姓生活。(记者 何婷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布诚信单位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