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学论文 > 正文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伟华:打造国际一流化工学院

类别:工学论文 日期:2018-1-20 14:17:44 人气: 来源: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签署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00年9月,背靠凤凰山的中大珠海校区建成开学。

  从中大珠海校区山脚出发,顺山而上,翻过几个山丘,便可以到达凤凰山一带海拔412米的南山顶。在青翠山林中,南山顶格外显眼。由山顶可见山下白色条带状的中大珠海校区、小南山以及杨寮水库。远处,珠江入海处的江面海面,以及珠海市区、中山均清晰可见。

  中山大学对珠海校区的定位为:打造深海、深空、深地、核科学等学科群,积极推进建设“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在食品安全、生物医药、海洋科学、核能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着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空间科学战略、“一带一”建设和珠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底蕴深厚的中山大学遇到拥有浪漫气质的珠海,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新材料在线®走进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采访了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伟华,听她讲述这个年轻学院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办公地点位于珠海校区新建的海滨红楼办公区,红楼采用的红墙、绿瓦设计风格与广州校区历史建筑一脉相承,散发着浓浓的“中大建筑风”。

  与珠海校区的特征无异,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最大的特点是“新”。“我们这个学院成立于两年前,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还属于化工学院中的‘新人’,虽说学院是个新学院,但学科却是个老学科。”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伟华介绍说。

  1924年,孙中山创办国立广东大学,理科设立了五个系,化学系便是其中之一。1931年,学校认为工科人才极为重要,增设工科,化学工程系因此成立。但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化学工程系随工学院调出,参与组建华南工学院,化学系则与岭南大学化学系合并。

  1994年,学校在化学系、高研究所和材料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的发展再次被强调。

  其后,经过2000年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2005年获批设置“化学工艺”二级硕士点,2010年成立“化学工程系”、获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大的化工学科不断地发展。2015年,在学校大力发展工科的战略布局下,学校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基础上,正式成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大在原来已有的学科基础上不断‘挖掘潜能’,寻求突破与发展,可以说珠海校区是学校重点发展新工科的增长极。”李伟华告诉新材料在线®,目前,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体系已初步形成,根据全球著名教育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2017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中山大学化工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十。

  近年来,中大化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并收获了不少荣誉。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等。

  在谈到学院的发展时,李伟华提及,学院将依托珠三角和南海的区位优势、依托“一带一”桥头堡的地理优势,面向广东省及周边省份的化工产业,以海洋化工、智能化工和绿色化工为三大学科发展方向。

  未来,学院将聚焦“海洋经济”、“南海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借助海洋科考船及超算中心的优势,构建“动态、深海、远海”为特色的南海腐蚀大数据管理平台,创建南海腐蚀影响因素探测与分析系统,发展新型绿色能源、智能化工技术与系统,为化学工业与海洋工程安全长效服役保驾护航。

  “具体来说,海洋化工学科做的研究主要针对重大海洋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腐蚀、污损等问题,从腐蚀机理、污损机理等方面入手,研究新型防护材料。绿色化工学科主要针对能源、问题,创新能源制造过程的化工理论与技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工学科主要结合工业4.0、人工智能、创新流程工业设计、运行和控制的智能化理论,研发大型技能平台。”李伟华表示。

  今后,中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将以科学与工程两轮驱动,创建特色化工学科;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抓手,发展国际前沿和学科交叉的可持续新型工科,建树国际一流的特色学科、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广纳贤才,才尽其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深化工科人才培养,以培养具有工匠的卓越工程师和创新潜能的科学家为,为国家建设发展输送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据介绍,目前学院已建立广东省石化过程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先进热控材料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质化工原料及其功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带海洋动态防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共建)、广东高校精细石油化工技术工程中心(共建)、广东省热敏性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等一批省部级研究平台;并与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区广东新材料产业联合共建中山大学广东新材料产业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校地产学研合作平台。

  “我们希望把学院打造成有‘中大’特色的化工学院,当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方方面面还需要一点点去积累。”李伟华在接受新材料在线®采访时表示,这需要落实到人才培养、科研、团队建设等具体工作中去完成。

  学院实行的“教授班主任制”、“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此外,学院还计划聘请校友、社会贤达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指导学生发展。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其未来的规划也包括与境外知名大学、学术机构及企业合作,通过本科生联合培养、交换生、海外实习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海外实习与交流机会这一项。目前,已初步与英国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形成“3+1+1”合作协议;与佛山广东新材料产业共建国家级的大学生实习实践。

  不想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同样,不想成为国际一流学院的学院不是好学院。谈及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目标,李伟华表示,将在充分利用学校相关优秀师资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的化工学院。

  李伟华表示,中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将依托现有的省部级平台,重点打造面向“海洋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化工”的大型科研与应用平台,促进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形成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政、产、学、研运行模式和机制。同时筹划建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或“国家级工程中心”等大平台,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理论、应用及产业化推广,实现化工行业领域的、有明显中大特色的产业化工程应用示范。

  通过以上规划,依托中山大学珠海新海滨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及珠海宜居城市的独特优势,学院立志建成具有学科特色、国际一流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为提升中山大学的整体学术地位做出贡献。

  浙江大学丨东华大学丨城市大学丨厦门大学丨哈工大丨湖南大学丨工程大学丨大学丨深圳大学丨丨北科大丨合肥工业大学丨华南理工大学丨昆工大学丨上海大学丨深圳大学丨南京工业大学丨东南大学丨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工业大学(深圳)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