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8月11日消息, 8月10-12日,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在会议中心举办,包括Kip Thorne、Thomas J.Sargent、Michael Levitt、朱棣文在内的20余位诺贝尔获得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曹春晓、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等诸多中外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共同打造史无前例的中国最高级别智慧盛宴,探讨全球科技创新、描绘未来中国科技创新蓝图。在论坛上,Thomas J.Sargent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詹宏钰 印度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陈新华 新奥集团首席战略官、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朱海斌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专家等给我们带来
今天的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主题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本身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在我们这一节里面我们请到的是经济学家,以及企业里面的战略官和执行人。这一节主要讨论科技发展对经济、产业、社会的影响,这个话题实际上已经有可能过去一两百年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类似的话题,但这次技术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有什么不同,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我们这一节准备这样安排,首先我们请四位嘉宾,每一位都先有一个开场的小,大概10分钟左右,之后的时间我们进行一些讨论,最后听众们可以提些问题。
在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面前讲经济的话题,我不免有点紧张,应该说是班门弄斧,幸好我在法国拿的博士论文就是经济学的领域,所以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未来经济的看法。
说起未来经济,首先我想到的是最近有一本书比较热门,这是由以色列作家尤瓦尔写的上下卷,一本叫《人类简史》,另外一本是《未来简史》。《人类简史》介绍人从动物到智能这个转变过程,《未来简史》的小标题叫做从“智能到神”,《未来简史》的基本理论是当人类减少了、疾病和战争,并且能享受和平的时候,接下来的目标就可能是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生为神,就是把人提升为神,拥有以前所有我们不可想像的能力。比如我今天拿一个手机可以跟世界另外一头通电话,查地图、订餐,做很多的事情,手机一个功能就代替了50多种功能。这个在我父亲的时代都想不到,如果我父亲还的话,他肯定认为我是个,如果我没告诉他这个技术的话。
所以,经济活动是围绕着人的需求展开的,如果我们相信《未来简史》作者的理论,那么未来的经济图谱我看就比较明确了,就是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以后,经济活动将围绕着让人长生不老的健康产业,让人幸福快乐的幸福产业。我们国家说幸福产业,定义是健康、文化、体育、旅游和养老五大幸福产业,还有让人能具备神的力量的新兴技术产业。比如说我们今天很时髦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和人工智能这个产业,但是值得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健康产业,应该是大健康的概念。包括让人不生病,少生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产业,就是上午讲的大医治未病。还有改善人类的环保绿色产业,这是健康、幸福,和让人生为神的新的科技产业。
所以大健康产业、幸福产业和让跳蛋门事件完整照片人变神的赋能产业肯定是未来经济图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要忘记今天的传统产业也将可能不再以以往的模式来生产、分配,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发展最快的就是在信息领域。
那么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我们都听到了四位诺贝尔获得者阐述生命和的主题对话,我很受。生命是的一部分,而生命和都由三种要素组成,第一种要素就是物质,第二种物质是能量,第三种物质是信息。幸好25年前我在法国答辩通过的经济学博士论文就是研究这三者关系,因为物质和能量的关系,大家都研究了,特别爱因斯坦的物质能量关系理论,所以我当时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能源跟信息的关系。在我看来经济活动最基础的单元就是利用能量或者是能源跟信息对生产资料也就是物质,进行加工,获得产品来满足需求,这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元。
这个过程中,信息对能源存在着替代关系,信息的摄入越多,生产同一产品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就越低,产品的质量也越高,这些替代关系在一个具体的,比如把一个木头制成一个桌子拿出来卖,熟练的师傅产生的桌子肯定价值比一个学徒工要高,并且用材用的也好。所以在这个层面信息越高,那么价值也越高,并且减少的浪费可能也越多。
信息对能源的替代关系,在一个经济体的层面也存在。从我的研究我证明了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信息摄入,对一个国家来讲单位P能耗也是在不断的下降,所以这个是信息对能源的替代过程。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能源技术不断变革的过程,更是一个信息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过程,从100多年前的电报、电话到电视、电脑,再到今天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等,信息技术已经了许多传统产业,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因为以前咱们的行业都是竖井式的行业,通过信息技术我们把它们连在了一起,打破了行业壁垒,也打破了行业垄断。比如支付宝或者其他的网上支付系统,就是打破了银行系统的垄断,网购也对超市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今后你们正在尝试的产业,不是你们自己认为的竞争伙伴,而是一个过人一下子把你撞到沟里面了,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数字技术也打破了原有产业的格局,正在重塑生产与加工产业,从标准化的流水线D打印等定制生产模式。数字技术也改变了消费模式,从同质化、大规模的消费到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数字技术也改变了贸易与分配模式,从生产、批发、分销一直到最终消费这个链条大大缩短,可以从生产商直接到消费者,这么一个非常高效的分配过程。
数字技术,我也认为必将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过去的分工,咱们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看,咱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污染,把优质廉价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换回一大堆钱。再把钱存回美国,支持美国消费者继续购买中国的廉价产品,这个循环现在正在被打破,也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
数字技术,我认为也是在重构未来经济的生产关系,未来的经济必定是一个共享经济,人们不将再追求拥有什么东西,我是追求我能用什么东西。我不需要拥有房子,但是我有舒适的房子可以住就行了。我不需要拥有汽车,但是能把我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快速高效舒适的运到就行了。
未来的经济肯定也是一个生态圈的经济,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可以包揽一切,作为生产者我们为这个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吸取我们所需要的发展资源,要成就彼此。
未来经济肯定是个多色谱的经济,从每个角度看都不同于现有的形态,从我所从事的能源行业看我认为未来经济肯定是一个非常高效、零排放、无污染的经济。因为不管未来有多远,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会改变,我们生产需求三样东西,热力、电力、交通移动力。那么我们今后要改变的是满足这三类需求的能源供应与使用方式。
所以我所想像的未来能源系统应该是一个高效精准的满足人类需求,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的各种各样的能源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使得能量在整个价值里面都得到开发和利用,使得整个系统都能达到最大化,并且将污染排放减到零。
网上有一篇我写的文章,“6个D驱动中国与世界能源转型”,6个D表示的是多元化、低碳化、数字化、去集中化、化、洁净化。我相信在未来的能源系统里面,肯定是个多元、低碳、清洁、高效、去集中化,并且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的一个系统,选择供应方的一个系统。而只有通过数字化才能实现。
三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织形态,也就是生产关系,也是通过数字化来得到改变,并且在这个新的生产关系中,咱们每一个生产力都能够发挥作用。所以我不担心在未来经济中大家会失业,只要你成为一个有用的生产力,在这个新的生产关系下,我们都能够发挥作用。
钱颖一:陈新华先生刚才为我们描述了一幅非常全面的未来的图解,整体听下来他常乐观,刚才讲到未来已经到来,未来将是数字技术驱动,而技术也会相应的推动生产关系,组织形态的变化。那么,他还特别对他所在的能源领域作了一些更为细致的一些预测,总的来说也常的乐观。我也注意到他一开始引用了中国很流行的书《未来简史》,待会儿我们再接着讨论,这里有很多可以讨论甚至争论话题,非常感谢陈先生。
下面一位我想邀请詹宏钰先生,他是印度塔塔集团的中国曲总裁给我们分享他对未来经济新图谱的一些思考。
詹宏钰:各位嘉宾,下午好!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塔塔集团有150年历史的多元化公司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应对和适应科技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开发新的业务,放弃老的业务。所以说,面对这么多挑战,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断的在保持创新事态,还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在老的行业里头发展出新的热点。那么在塔塔集团这样一个比较独特的公司,我简单介绍两句。一年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当中2/3在印度以外,其中10%在中国,中国是塔塔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在我们很多传统的行业,我们都在密切拥抱最新的科技。比如说捷豹虎汽车公司,他们现在在为谷歌的自动驾驶的公司提供自动驾驶的SUV,目前在硅谷刚刚开展服务。我们的软件工程师有40多万正在为欧美和日本等等这些国家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等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其他几个高科技方面有关的公司,比如说在自动驾驶、汽车主动安全和汽车设计,也在蓬勃发展。
我想我还要分享一下我们对科技和市场的一些体会。我们讲,如果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是惠及到一小部分人,这个常不全面的,也会引起非常多的问题。但是从科技发展到目前的状况来说,实际上情况正是如此。即使在中国,拥抱互联网,拥抱新科技的人群,这个比例也,大概跟城市化差不多50%,现在更加多了60%、70%。但是印度这个国家跟大家想象不一样,它现在人口有13.5亿,很多人认为这个国家人人讲英文,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他们印度理工学院的人也特别牛,就是IT的人等等。但是实际上的情况是,只有不到30%的就2-3亿人讲英文,将近10亿的农村人口是他们最大的压力。他们的IT每年招生人数也不过4-5千人,还不如北大加起来这么多,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比我们国家更加严重。
但是我们看到科技进步,现在有几个,最近一两年发生的变化,就是根据谷歌和KPNG去年的调查,印度2016年有2.3亿用当地语言上网的互联网用户,有1.75亿用英语上网的人数,这是几乎只有懂英文的人上网,现在当地语言几十种,主要的有十几种。这个调查说明另外一个问题,从2016年-2021年这个阶段,新增互联网用户90%不用英语上网。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家过去已经发生了,我现在估计90%以上都是中文上网了,印度朝我们这个方向在走。
它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国内的电商都是用中文,淘宝、腾讯,还有京东等等中文没问题。现在印度互联网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就是电商用当地语言不是用英文,这个方向发展特别快。然后技术也推进得更加迅速,最近一两年,谷歌、Facebook、微软,他们发展出来跟语音识别和输入,就是用当地语言,非英文,咖喱等不用英文,不管用户用什么语言,用手机语音识别或者是输入都可以同样浏览找到他想要的东西。这个发现我认为是对像印度这种国家是一个特别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把很多游离于互联网现代经济以外的80%-90%的人包括进来了,他们开始学习成长,收入提高,这个市场形成一个快速增长的正循环。
他们相对我们有优势的地方是,他们没有像腾讯、百度这种本土的企业,但是它们的优势可能有后发优势。比如说他们可以应用谷歌、Facebook、Twitter等等,在没有自己本土化的互联网的企业的情况下,国际业务开展非常迅速。
我还想讲环保方面,也是一个我们观察到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环保的速度和的速度,科技的速度的竞争。在这种像中国和印度等等其他的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讲,实际上我们互联网发展如果没有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的话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欠缺。中国做的好一点,我们的基础设施发展特别好,在印度就有这个问题,虽然科技,数字经济发展特别好,但常不平衡。说到半天最后还是如果你不能到那个地方,如果交通解决不了,如解决不了,光上网只是一部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但是印度和其他国家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市场也有这么一个问题,比如说这是传统工业和互联网工业的,集中在哪个行业的问题。印度出现很让人家不安的情况,就是大批的资金投到互联网企业,但回报常有问题的。比如说我们最大的这个印度的企业基本上破产的,就是他们家老二。软银刚刚在弗里克做得特别好,但是同时另外一个项目贴上9亿美元。相反传统行业反而是一个需求特别大,效益也非常不错。比如说它的钢铁是印度钢铁的第一、老大。它的利润就是比中国钢铁行业的情况要更好。中国钢铁行业最近一两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印度更好,主要是需求实在旺盛,供给实在不足。
我们讲关税的问题,我想简单讲。关于主持人提的问题,比如说全球价值链的重新分布,对我们来讲全球性的公司更加重要。比如说关税壁垒,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情况,发展不平衡是情况太严重了。比如说中印贸易去年84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国进口了100多亿,顺差420亿美元,这种样子的贸易除了美国以外就是印度,我们怎么解释这些问题,可能要双方努力。
比如说印度不得不在7月30日宣布了对中国的进口的光伏组件增收25%的临时关税,他们的企业,要不然他们过不下去了。贸易听起来很美,但是现实问题必须面对。
科技对服务业的影响,我们想举例子,影响是很厉害的,对简单重复的劳动影响非常大,对AI,人工智能等等。但是我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比如说谷歌,Facebook每年招人那么多,几万人,如果人工智能能解决,招那么多人干吗呢?科技越发展,对高层次,个性化的高端人才需求更多。同样是对我们有40万的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一个上市公司,不断有新的需求出来,就看你怎么面对这个,怎么样超越重复低端的劳动,其实这个前景还常的。
钱颖一:感谢詹先生跟我们的分享,他是在印度的塔塔公司驻中国的区域工作,从他了解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了印度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国家人口加起来就是全球的40%,这常重要的。刚才还说到印度现在13.5亿人口,眼看跟我们差不多了,但我们的了解可能有很多的误区。比如我们可能觉得印度人都讲英文,实际上可能也就是我们认识的印度人讲英文,绝大多数印度人不讲英文,但由于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是可以使用当地语言。当然我们也用当地语言中文,但我们就是一种文字,他们那边有很多种文字,情况还是不同的。这个非常有趣的分享,待会儿我们再接着讨论,下面我想请朱海斌先生跟我们分享他对未来经济新图谱的看法。
朱海斌:首先非常感谢会议方的邀请,尤其非常荣幸今天和Sargent教授和钱院长两位非常尊敬的前辈能同台,我这次来确实主要是怀着学习的心态,尤其科技的领域,经济学家对这个非常弱。昨天晚上我去了生命和那个专场,结合今天这个命题分享一下自己一些收获。
昨天晚上那一场有三位诺贝尔教授,有物理的,有微观的脑细胞活动的,上午看到能源、科技、材料、化学这方面,人类在最近几十年取得非常非常大突破。我是七十年代的人,从小我们受教育,当时对中国2000年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当时的理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是就觉得非常理想。我们回过头过去三四十年的变化,回过头我们同样看世界的变化,以前很多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发生,甚至说发生得比我们更早。
从这个角度,包括昨天晚上David Gross教授说未来一万年人类有能力进行跨信息,而且把生命的种子可以到太阳系之外,应该说这个速度,科技的发展力量正在以一种加速度的力量,但同时昨天晚上David Gross教授也谈了他最大的担心,就是人类的文明是否能到那个时候。
在科技领域我是门外汉,主要谈一下最近比较火的金融科技。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货币等,对未来的金融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昨天晚上我非常大的一个体会,在科技这么迅速发展的阶段,人类对于科技,对于金融、社会的很多其它领域,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一方面常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需要有更加谦卑的心态科技带来的社会的变化,避免科技带来另外的负面性。
我还是回到重点,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前几年在中国有另外一个马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也好,金融科技也好,美国是最早起来的,但中国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这个中间背后对应的确实在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经济对整个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包括金融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像第三方支付,像微信、支付宝,应该说中国新的消费市场跟美国相比,我们已经从最开始相对比较落后,直接跳过了像美国现在比较常用的信用卡和其它金融支付的方式,我们直接跃入到更加下一级,这是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后发优势。
同样我们看到在金融交易方面,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或者科技的发展,正在完全改写整个科技行业,比如像高盛。高盛之前有600多名交易员,现在只剩下2名。包括摩根大通,每年在金融科技的投资方面,现在超过10亿美元,摩根大通也宣布我们不仅是一家金融公司,我们也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在股票交易方面,摩根大通最近也研发了一套自己的新的AI系统,这个也是在交易环节就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自动化的交易。另外大家也关注到摩根大通中国的投资银行部,面对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和科技技术的发展,对整个投行团队进行了一个结构的重组,由以往我们针对各类各个行业的服务,现在重新定位成以科技为核心的七个行业的划分。
这七个行业是金融服务于科技、医疗健康与科技、企业与科技服务、智能出行、新消费与智能制造、数字化途径、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可以看到在科技发展以后,对金融服务的行业来讲,或者从我们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来讲,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最近几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或者金融科技领域,我们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P2P爆雷的问题,其实几年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包括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对于现金贷的整顿,其实在它刚开始进来的时候市场都是欢呼的形态,我觉得这是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后发优势,或者说领先于全球的一个领域。但很不幸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领域出现一些新的危机的风险点。
在进行金融创新或者金融科技的过程之中,回到第二点,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一个谦卑的心,或者说在金融跟科技的结合里,在这个特定的领域里头,我个人一直非常担心金融的血液和科技的血液之间是否有一些性,怎么样把它更好的结合。因为科技最终最主要是一个更加的,发明的心态,但在金融领域,我们知道金融的核心,它的生命线在于风险管理,这个风险管理跟之间实际上本身是有冲突的,是需要我们去做很好的平衡。中国在过去几年,我觉得走的弯恰恰是因为我们可能过多的关注了在拥抱新能源创新,新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忽视了这些新的产品背后所对应的风险管理。
从全球来看,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其实在美国的市场,也存在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争论。当时,像当时的美联储常支持金融创新。回过头来看导致金融危机非常重要的一些金融产品的形式创新,比如美国的次贷产品,原先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现在在讲的普惠金融,怎么样支持中低收入阶层更好解决住房问题。另外一个产品是当时的CDO,像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我们可以看到,恰恰在这些产品高速发展的过程之中,没有一个相对应的风险管理的系统去管理它的风险,导致了美国2007、2008的全球经济危机。
在中国的线年之前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金融监管,在金融的思上,跟全球恰恰走了一个相反的道。从2008年以后全球金融监管是收紧,中国在200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鼓励金融创新。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由于我们的金融监管在风险管理上并没有相应的跟上这些新的产品形式和新的金融服务形式的创新,导致了我们在目前最近几年,现在谈到未来三年我们三大攻坚战任务,第一大任务是防范系统性的风险,尤其是金融领域的风险。从金融去杠杆、金融强监管这个方向,应该是2008年以后第一次从监管上出现调整,这个调整在2017年以后个人感觉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防范风险是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
最近随着贸易战、汇率、国内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现在也有很多的讨论,是不是前一阵去杠杆、强监管做得多了。我个人觉得恰恰相反,未来几年包括最近一段时间,在去杠杆、强监管的问题上,如果做一些微调是可以,但如果因为今年一些短期的困难而放弃了去杠杆、强监管的目标,很可能中国在未来三到五年金融体系的风险会进一步的恶化。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