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作“半工半读”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曾经风靡一时,但却几乎半夭折。究其原因,一是过分强调工学结合的思想教育功能,忽视其为个人发展,尤其是为理想就业作准备的经济功能;二是计划经济的外部不适合有明显市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与发展。今天当我们重新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它的特征,树立科学的工学结合观,通过教学制度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等手段,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结构与外部。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作为认可的称呼是“半工半读”。有资料记载,这一称呼产生的源头是当时的国家领导对国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解读。实际上,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国外早就有之是肯定的。半工半读在我国走过了将近50个年头,虽然有过辉煌,留下了很多值得骄傲的印记,但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在高等教育中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时,有必要就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我国高等教育半工半读的曲折历程及其原因等做一番的思考,以期探索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
工学结合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这两个现代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说来,科学越发展,现代生产越发展,生产劳动者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就越广、越深、越系统,对人的智力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在生产劳动中掌握这些系统科学知识和形成高度发展的智力的可能性就越小。于是,人们在成为生产劳动者之前所要经历的教育过程就会相对延长。同时,从一定年龄开始,人们必须以各种方式交替地去参加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的过程,以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这种交替的最基本形式可归结为两种:一是以就业后的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一是以就业前半工半读等形式为主的工学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工学结合从它的萌芽时期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职业性导向。洛克等人的工读教育计划本身就出自于一种实用的功利主义目的,此后以这一方案开办的半工半读慈善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使贫苦子女能自食其力。与此同出一辙,美国的合作教育最初也是在发现学生课余打工与所学的课程及今后的职业无关之后而引发的,目的也是为受教育者以后的职业生活做准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掌握未来就业所刘硕打关昕需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最终使他们能顺利地社会,完成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市场化运作,主要体现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相结合这一特色上。这种市场化运作使它冲破了传统高等教育封闭的教育模式,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通过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打开校门面向社会,而且完全融人到市场的供需关系之中,接受市场的选择与检验。学生在“工”的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受劳动力市场的支配,市场的需求情况对学生的工作选择和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魅力正是在于它通过将学生推人市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推动学校的教育,同时使教育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外的工学结合与我国建国以来各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市场化运作。正是这种市场化运作,使学校教育真正贴近社会的需求,也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能在百年前产生后一直持续到现在。
工学结合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它是在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需求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形成这一需求的深层次原因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和求职愿望,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必然结果。现代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健全的人,而且要培养社会职业的合格从业者。如果现代大学不—具备为大学生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做准备的功能,那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就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将依然是社会阶层闲暇的“爱好”。因此,工学结合对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关注,正是它大众性特征的最好体现。科学技术越是发展,教育与生产的联系便越紧密,人们和求职的要求便越高,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便越多,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也便越有必要。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工半读是从勤工俭学开始的。1957年 5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的,号召学生参加各种有报酬的农副业生产,以及工厂、建设工地和服务行业的劳动,目的是为了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一部分学习和生活费用,但主要还是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勤工俭学以业余和自愿为原则,以不影响学习质量和身体健康为限度。
1958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大力支持团中央“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的通知》。3月28日至4月8日,教育部在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提出“反对保守思想,促进教育事业的”。5月30日,在中央局扩大会议上,以及6月8日和20日的相关会议上,半工半读被确立为制度,半工半读学校被作为正规学校。8月16日,《》转载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题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9月,19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此后不久,又实施全日制学校教育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两种教育制度”,于是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风靡一时。
1961年9月15日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大学生每年参加2至3个月的生产劳动和实际工作,逐步树立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立大学生生产实习和见习制度,以弥补大学阶段生产实践时间相对较少的不足。
1964年7月,教育部在《学制方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两种教育制度”。1965年4月7日,《》在该报发起的“怎样办好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新型学校”讨论的编者按中指出,在实行全日制教育制度的同时,要不要实行半工 (农)半读教育制度,关系到我国多快好省地普及教育的问题,关系到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如何培养全面发展、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后代的问题。于是,教育领域再一次掀起兴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热潮。据1965年统计,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试行半农半读的有37所,半农半读的学生占总数的15%。文科院校(包括财经,,艺术和师范的文科)1965年招收的2.4万多名新生中,半工(农)半读的学生有7200多人,约占29.7%。综合性大学文科半工(农)半读的时间安排多数是“三上二下”,即三年下乡,两年在校学习。在1965年全国进行半工半读试点的177所全日制高等学校中,有33所学校全部专业从一年级开始试行半工(农)半读,有268个系的全部专业进行半工(农)半读的试点,其中除了全部改为半工(农)半读的33所学校共有 115个系以外,在另外81所学校中还有153个系试行半工 (农)半读。
我国的半工半读经历了很多曲折,其结果并不理想。1965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提出,通过举办“城来社去”半工半读学校的方法,组织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至此,半工半读的热潮发展到极端,学生的半工半读成为教育与社会的斗争、相结合的途径。一时间师生分批下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最终发展为对知识的思想。1965年底,半工半读制度中的“四四制”,即“4小时工作,4小时读书”的“厂校完全结合制”提出“工厂即学校,学校即工厂”的口号,从而使忽视系统理论学习,参加劳动过多的现象愈演愈烈,以致于发展到几乎要取消专业理论学习的地步。1966年8月1日,《》在《全国都应该成为思想大学校》的中,发表了被称作“五,七”的一封信,成为中“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些大学在“五·七”发表后,把学校改为“五七”。
纵观这一时期半工半读的实践,从1957年《中国青年报》提出这一问题,直到结束,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始终没有中断。然而,这一时期是我国教育史上出现偏差最严重的时期,尤其是“”时期,极左使教育的偏差发展到几乎断送我国教育的地步。半工半读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片面强调生产劳动,学校教育特有的规律,盲目,使半工半读偏离了正常轨道,“212”和“读”的结合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下厂下乡运动,半工半读成了“只工不读”,勤工俭学也演变成“勤工即学”,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教育、劳动锻炼,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需求和市场的调节,从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有关提高受教育者个体对市场以及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的实质。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