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在秋季开设“哲学”这门课。每次第一堂课,我总是要求学生在校园里选择一棵植物,最好是树,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一个学期的连续观察,直接将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哲学不只是外在于人的各种理论体系,更是生命本身。春天里,生发,冬天过后,每个星期都有欣喜,一个学期下来,看到的是植物的萌发、生长。秋季学期则正好相反,一开始植物没有什么明天的变化,好像每个星期都差不多,再后来看到的是植物的凋零、。遗憾的是,对于植物的描写,通常我是作为期中作业的。在作业提交时,这些变化还木有发生。
不过对期末作业并没有什么影响。与以往一样,还是写家乡的变化,在有限的二十年人生中,所目睹及耳闻的家乡的变化。哲学需要有个体经验为基础,需要有历史考察为基础,否则只是空对空的哲学,文本到文本的哲学。
每年都有童鞋的作业非常优秀,让我忍不住推荐出去发表。各位加油!
关于作业要求,其实差不多也与以往相同,拷贝过来,略加修改,而已。
回顾、总结自己家乡的变化,人们对于这种变化的看法、态度,对未来的,并从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文章应该具备如下要素:
,对家乡的描写:要有个案,有个体经历,有具体事件,有个人感受。
,理论分析:分析自己对于观念的变化,社会大众对的态度及其变化。
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与家乡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而家乡变得也越来越快——越来越陌生了。
以往我们讨论个人未来的时候,主题词常常是奋斗、拼搏,工作、升学……;讨论社会未来的时候,则是发展、进步、开发资源、开拓市场……总是在人类社会内部讨论问题,很少把“”作为一个主角——作为一个与我们个人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角来讨论。
希望诸位通过本文的写作,重温哲学的一些关键词和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类中心主义;深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共同体;大地伦理;动物福利、动物;自然;盖娅;食物链,生物圈……重温对于和哲学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和各大流派……使得哲学的基本思想成为我们看待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维度。
文章中要有具体的事件描述,有个人的亲身感受,并有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理论分析。
涉及理论分析的部分,我没有标准答案,诸位也不要试图寻找这样的答案。只要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清楚地表述出来,就好。这些想法可能是幼稚的,如果它们是出乎本心的,就是结实的,就是好的。
在写文章的时候,请注意用清楚的文字(正文中的文字说明、引号或注释等)表明这几种不同的思想内容:,普遍的看法,缺省配置的观点;,某位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这个看法通常是不同于缺省配置的;,作者自己的看法。
我们自己的看看常常是与缺省配置相一致的,在学习了某种理论之后,我们的观点可能发生变化,那就要说明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能保持以往的观点,那也要带该理论或者该学者有所回应,论证其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同样,如果接受了该理论的观点,也要给出基于个人经验的,或者基于社会生活的案例来论证,为什么那种观点是可以被接受的。
重申学术规范。
要在文中明确地使用文字、引号、脚注等方式,说明你所使用的观点、数据、事件描写及文字的来源。
人的思想不是空中楼阁,总是要有思想的基础,借用别人的思想是正常的;表明这些思想的来源是对主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在一定的意义上免除自己的责任——因为这些文字非你所写。数据、对事件的描写也是这样。自己没有亲历过的事件,自己没有调查过的数据,自己只承担鉴别和选择的责任,而对当然不可能负全责。
我的评分依据,主要从以下几点考量:
,是否是一篇文章——文章是否完整,论证是否清楚;
,文章是否写得漂亮——漂亮不是指华丽的词藻,而是语言是否清晰、干净、简洁,逻辑是否清晰;
,要有个体经验;
,要有案例;
,理论分析要与案例和个体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符合学术规范,这一条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