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哲学论文 > 正文

高校专业解读:哲学类专业

类别:哲学论文 日期:2016-8-12 21:33:36 人气: 来源:

  》》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完整版)

  》》2015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4高考一模二模三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专业档案】

  专业名称:哲学类

  专业代码:010100

  门类:哲学

  学科:哲学类

  学历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专业简介】

  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哲学类)】

  北大哲学系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九十多年来,已培养8000余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如梁漱溟、胡适、朱自清、汤用彤、冯友兰、熊十力、顾颉刚等曾在这里求学或执教。北大哲学系,因此被誉为“思想家的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哲学系1982年在国内率先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积极开拓,目前已是国内外著名的世界及中国各大宗教的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2人,讲师3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又获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一。两系拥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四个全国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两系还有挂靠的两家研究所、九个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38人,在读双学位112人,在校硕士生173人、博士生127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有近一半攻读国内外研究生(本系就有8个硕士专业方向可供毕业生选择),其余或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去国家机关、新闻出版、企业公司、民主党派、宗教部门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党务工作、经济管理或文化产业开发,就业率连续保持100%。

  哲学系、宗教学系从2003年开始实施“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新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哲学导论、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等;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学习,两系共有以下三个专业方向。

  哲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哲学专题、西方哲学专题、形而上学、知识论、科学哲学、伦理学导论、美学原理。

  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该方向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科学通史、科学哲学、博物学导论、科学传播导论、科学社会学、逻辑史、逻辑哲学。

  宗教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宗教学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主要课程: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基督教史、中国宗教史、道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国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宗教现状与宗教事务。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类专业】

  哲学专业

  该专业设有博士点和硕士点,是我国同类专业中最早设立博士点的专业,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该专业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以及厚重的历史感和开阔的理论视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哲学课题,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各级科研项目,广泛开展了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文字表达、实际工作的能力,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面向新世纪的哲学专业人才和普适性人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数理逻辑、美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基础等。

  伦理学专业

  该专业是全国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设有博士点、硕士点,是全国唯一具有培养伦理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层次完整人才培养序列的专业点,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该专业重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该学科点承担省部级以上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材、专著、译著和论文,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并多次获奖。同日、韩、俄、美、英等国知名大学有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在学科建设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基本原理和中外伦理学基础理论等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文史哲素养的面向新世纪的伦理学专业人才和普适性人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数理逻辑、美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原著选读、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等。

  宗教学专业

  该专业是国内少数招收本科生的宗教学专业,设有宗教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该专业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宗教哲学、佛教、基督教、道教思想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强调对各种宗教之间及其与各种文化传统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与海内外学术机构有密切往来,同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设有多项海内外相关机构资助的专业奖学金,在学科建设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以及宗教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世界和中国各大宗教的理论、历史和现状有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及宗教调查与研究技能,成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能够胜任宗教学专业工作和宗教事务管理实际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数理逻辑、美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原著选读、宗教哲学、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和理论、宗教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该院3个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博,适应性强,近半数经保送或考试进入哲学、宗教学、法学、新闻学或经济管理类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余者大多在党政机关、理论宣传、新闻出版、教学科研、文化事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业。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解放后第一批创建的三所哲学系之一,也是国内首批培养文科博士的哲学系。2006年10月,建系50周年之际,在原哲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现学院下设哲学系和宗教系。胡曲园、全增嘏、严北溟、王蘧常、陈珪如等著名教授的开创性贡献为哲学学院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哲学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科研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的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5000余名各类哲学人才,并形成了“汇通中西,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传承薪火,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专业设置

  哲学学院目前共有哲学(哲学方向、国学方向)、宗教学2个本科专业,有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1个第二本科专业,有8个硕士学位点、9个博士学位点、1个哲学博士后流动站、11个附属研究机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现代哲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佛教研究中心、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管理哲学研究中心、教育哲学研究中心、人文精神研究中心。学院刊物为《复旦哲学评论》。1994年,原哲学系被确定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获得了按照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2007年学院整个哲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此外学院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985”二期创新平台,学院的综合学术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本科专业

  哲学(哲学方向、国学方向)

  宗教学

  本科辅修专业

  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

  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企业伦理

  博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比较哲学

  专业介绍

  【哲学专业】

  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具有最为悠久的传统。它思索人类问题的基本性质与人类发展的前景,探讨人类与世界的根本关系,反思人类文明的深层动力,研究民族文化的前途与命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致力于强化基础、注重经典、拓宽领域、不断创新,已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哲学学院“哲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主要专业课程:哲学导论、哲学原典导读、先秦诸子、古希腊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中国哲学方面的周易研究、老庄研究、经学研究、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家等;西方哲学方面的康德哲学、黑格尔《逻辑学》、现象学概论、分析哲学、心灵哲学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哲学、《资本论》研究等;实践哲学方面的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应用伦理学等;逻辑与科学哲学方面的现代逻辑、逻辑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科学思想史等以及宗教学方面的各类课程。

  【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宗教现象及其历史演变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人类宗教的起源、宗教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宗教学人才的需要,宗教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重视专业基础,也注重宗教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在专业培养方面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

  主要专业课程:宗教学概论、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史、佛教原著选读、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史、基督教原著选读、道教史、道教原著选读、儒教的理论与历史、犹太教的理论与历史、宗教伦理学、宗教心理学、宗教法规与宗教政策等。另外,每学期开设专题讲座,由国内外知名学者主讲。

  师资力量

  哲学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68人,其中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9人,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1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及新世纪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3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5人;复旦大学教学名师3人,复旦大学“世纪之星”6人;有长期(半年以上)国外研究访问经历的教师53人,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良、学术背景优秀。

  教学成果

  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哲学学院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取得丰硕的果实。学院的“哲学专业教授课程体系改革”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复旦大学校长团体奖,学院还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等奖项。“中国古代哲学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宗教学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两个项目获得了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此外哲学学院还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门,学校精品课程3门,学院拥有的各类精品课程数量在复旦人文社会科学各院系中居于领先地位。

  国际交流

  哲学学院高度重视对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哲学系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努力为学生的交流访问创造条件。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以及美国耶鲁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意大利萨利西亚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大学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关系,近年来,每年本科生就有近30位同学出国交流,在复旦大学各院系中非常突出。

  毕业去向与研究深造

  哲学学院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令人满意。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呈现良好势头,学生毕业去向大致稳定在三个方向,三分之一多的同学继续深造,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进入传媒文化机构或政府机构;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进入商务机构或企业单位。以07届毕业生为例,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有50%本科毕业生进入复旦、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斯坦福、牛津、哥伦比亚、圣母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哲学、宗教学以及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读研深造;另外50%的学生则以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优异的综合素质进入到各类企业、事业以及政府机构工作,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哲学学院五十年来培养的各专业的毕业生近5000人,这些系友如今分散世界各地,遍布各行各业,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长江学者”俞吾金教授、吴晓明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德语系的汤晨曦教授、美国大河谷州立大学哲学系主任倪培民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曹锦清教授;如复星高科技公司董事长郭广昌先生,证大投资公司董事长戴志康先生,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联席主席虞锋先生;如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吕丘露薇、《解放军报》总编于顺昌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吴昌德先生;如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先生、前昆明市长王文涛先生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当然还有更多杰出的系友工作在不同的职业和岗位上,以自己辛勤的努力和出色的业绩,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责任编辑:周怡灵)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