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作为二十世纪的天才哲学家,其影响力已经走出了职业哲学界,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毛姆著名的小说《刀锋》,其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这个人注定与众不同。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奥地利最富有、最具权威的钢铁大王,他从小就是在父亲的庄园和别墅里长大的,这个家庭弥漫着高度文明的气氛,崇尚音乐,一代音乐大师舒曼、马勒和布拉姆斯是家里的常客。少年维特根斯坦一度迷恋音乐,且不乏天赋,想当指挥家。后来又对机械工程发生兴趣,父母便送他到英国,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当时刚刚兴起的航空工程技术。在那里,他读到了罗素的《数学原理》一书,茅塞顿开,突然发现这才是真正与他生命攸关的学问,就跑到剑桥,在罗素门下学习逻辑学。
由于身体虚弱,维特根斯坦本来已被免除了服兵役的义务,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却自愿报名参加了奥匈联军,以军官的身份投入东线和南线的作战。战争期间,他记两种内容不同的笔记,一种是私人部分,记录自己在参战期间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一种是哲学部分,记录了他参战期间的纯哲学思考。
维特根斯坦后来被了意大利战俘营。在这里,他写出了奠定他作为伟大哲学家地位的《逻辑哲学论》,这也是他在生前出版的唯一的书籍。这是一本只有八十个页码的书,在哲学界通常被称为“小”,它短得就像一篇论文,文字是格言体的,许多的章节、段落其实都只是一句话,就像炼金术一样简约,但却极尽准确剀切,后世的哲学家称它“就像从狂风中传来的声音”,被为二十世纪出版的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哲学著作之一。维特根斯坦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他从语言入手确立了他的哲学命题,他认为,语言通过描述世界而代表着世界。但他同时也界定了语言无释的范畴,这就是世界本身,他称之为“神秘性”的东西,例如,语言不能谈论价值,因为价值不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他指出:“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点并不神秘。神秘的是,世界存在着。”而且,“世界的意义必然存在于世界之外。”在这个神秘存在的世界中,、生活、,也无不是神秘的,无法言说。这些自相矛盾的理论,构成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巨大魅力。藉此,维特根斯坦创造了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哲学。
维特根斯坦还有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就是把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巨额遗产馈赠他人,著名诗人里尔克就得到过他不菲的资助。千金散去之后,他自己却宁愿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战后他在奥地利做了一名乡村教师,过了几年辞去教职,再次陷入了生活的危机当中,一度曾考虑出家当,后来在一家里当了助理园艺工人,晚上就睡在工具房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维特根斯坦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再次自愿报名参战,先在一家战地医院抬伤员,后在一个医学研究所当试验员。他的晚年钻在一家农舍里潜心研究哲学。
“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除”,六十二岁那年,维特根斯坦还是带着一大堆问题走了,他在临终的时候,对身边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请您告诉他们,我的一生是美好的。”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