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哲学论文 > 正文

国学精髓儒家思想之(完整版

类别:哲学论文 日期:2017-12-23 18:09:31 人气: 来源:

  智鹏老师在的道上,学得越多,越感觉自己的,尤其是国学的甚为浅薄,但偏偏为了做公益,要到几所中学给老师们讲国学的精髓与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于是开始逼着自己疯狂地学习国学,以串起自己头脑中有限的国学句子。当然同样本着吸收、沉淀、的学习三步曲,以写代解,重在通过八道把自己讲懂。

  中国传统国学的精髓,很大意义上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有人将儒家思想等同于国学是不对的,国学的范围要广的多。国学基本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可以说是精深,包含了经、史、子、集的不同分类,今人又按内容进行分类,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义理之学就是哲学,是用来讲道理的。义理之学来源于经典,所以经、史、子、集也就把经放在首位。南怀瑾老先生讲过:“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大概就是学习国学智慧的意义所在。中国儒学智慧是国学中的主体,讲的是修身立命,承担责任以成就卓越。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求学,三十岁就知道了这一生要去的地方,立下一生的志向,四十岁就明白了事理,遇到事情不再困惑,五十岁就知道有些事情是人力不能控制了,所以知道难违,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了,七十岁能做,随性而为,收放自如,但是又不会逾越规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我们修身立命的参照原则。

  曾仕强教授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说孔子的意思是说人在十五岁时候要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要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再,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情,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可惜古人平均年龄五十来岁,大多数等不到耳顺的那一天,对他们来说反而三十而立更重要。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也成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现在人的寿命大大的延长,什么年龄能达到什么阶段的修为因人而异,权做参考。

  儒家思想很丰富,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今天我们讲“仁”,“仁”即,又是儒家思想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宽爱,是一种爱护同情的感情。子曰:“仁者,人也”,“仁”是人之为人之根本,而孔子又说:“仁者爱人”,“爱人”本身就是每一个人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否则就不是人。孔子要求者“”,实行仁政、德政。孔子把:“忠恕之道”作为实现仁的根本径,尊重他人选择的,不把自已之所不欲加于人。“忠恕”即是将我心推,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既是一种情感上的,也是一种伦理原则,更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种之道。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推广他的之道,处处碰壁。因为在春秋战国的中,帝王们更喜欢的是帝道、和,所以都想战胜别人,保存自己,甚至统一天下。后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天下一统,帝王们就开始儒家,儒家的仁政思想就成为他们巩固的工具。所以好似和平时期,儒家思想才有用。

  是孔子的社会和伦理的最高理想和标准,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仁”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源头活水。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标准,也是从古至今社会伦理、规范的依据。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基本价值,今天我们通过“一带一”向世界延伸,实界的共利、共赢、共治,不正包含着的思想吗?

  “仁”这个字在《论语》中提到的次数高达109次,可以说天下归“仁”就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有志之士,他的志向和意志必须弘大,因为他肩负的责任很重大,但要达成目标的道却很长远。以实行仁道为自己的责任,还不算重吗?而这个责任必须一直承担下去,到死时才可以放下,这还算不远吗?所以要担负“仁”这样的,没有坚毅宏大的品格是不行的。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的实践上就叫做“有教无类”。在战国时期,办学都是的事情,普通老百姓都没有受教育的权益,孔子就开始开设私学,他收学生不会问你的出身,也不会问你到底是聪明还是迟钝,都可以来受教育。所以孔子的是身体力行的。

  ,在上强调的就是以德。德治的基本,其实就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仁”的基本内容就是要爱人,爱他人、爱。这种爱人就是推己及人,不只是爱身边的人,爱自己的亲人,更要爱天下大众。爱人就是要有仁德,也就是佛家讲的慈悲,尊重人、关爱人、帮助人。孔子认为,爱人就是要将家国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后世儒家仁政学说的基础。所以后来孟子强调仁政统一天下,同时通过“仁”来治理天下,叫以德服人,反对以武力使众人的。孟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清明,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孔子对大同世界有自己的向往与憧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究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做为人不但要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奉养自己的父母让老年人能终其,让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幼童能顺利的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这就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所以孔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意指真正的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一个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也不要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的本质就是孝悌,这是为人的基础。儒家认为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且应着重于对父母的尊重,因为如果一个人缺乏孝敬,不能赡养父母,甚至把赡养父母等同于饲养犬类,就是大逆不道!没有孝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孝”的本质就是长幼有序,就是伦常。其实这也是中国过去几千年来社会结构稳定的基础,因为“孝”客观的结果是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儒家的思想认为,如果父母有,儿女们应该婉言相劝,力求其改正,但又并非对父母绝对的服从。

  “孝道”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如果还健在的话,子女的义务,就是要多陪伴父母和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门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一定会很厉害,但是也不能反对一个有了明确目标的人外出去奋斗。

  悌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兄弟姊妹之间的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认为孝悌是和做学问的根本。它不是一种,它是培养人性的爱,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

  有子(孔子的)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把孝悌上升到为“仁”的根本的高度,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孝顺爹娘,兄长,就不会上级,就不会,这就是基础,这就是本,把根本、把基础做好了,自然就会生出“仁”道,这就是之道。

  今天解读儒家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中国都面临着生态的问题、人类困境的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问题,包括新时代人的进化的问题。可以说的思想仍然具有普世性价值,如果这个世界大家都用对待他人,大同世界也就实现了,这就是的现实意义。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

关键词:儒家哲学精髓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