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艺术高校毕业生的出再成年度业内热议话题。对这些艺术高校毕业生来说,毕业之后何去何从,往往陷入两难境地。艺术梦想就注定要孤注一掷承受更多的现实问题,转入其他行业则意味着放弃艺术初衷,去适应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这种转变绝非易事。商报记者将从多个实际案例出发,探讨艺术高校毕业生的从业之。临近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艺术高校毕业生的出再成年度业内热议话题。对这些艺术高校毕业生来说,毕业之后何去何从,往往陷入两难境地。艺术梦想就注定要孤注一掷承受更多的现实问题,转入其他行业则意味着放弃艺术初衷,去适应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这种转变绝非易事。商报记者将从多个实际案例出发,探讨艺术高校毕业生的从业之。
对于纯艺术类的毕业生来说,因为所学的专业实用型较弱,往往面临着就业面狭窄的现状,毕业生们渴望找到的工作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往往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而在一部分人“结构性失业”的同时,建筑、设计等实用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相对容易。从建筑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两年的吕同学表示,“目前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本科的同学中1/3选择了考研,1/3选择出国,1/3选择了工作,而工作的同学大部分都在设计公司或设计院就业,少数毕业生会选择规划局等单位,一般不会转行”。
除建筑学院外,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相对乐观,一位即将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设计学院毕业生表示,“同学们基本不是考研就是从事了本专业的工作,毕业以后找一份对口专工作并不困难”。同时,该同学也坦言,没想过当艺术家或是追求艺术,高考填报设计专业完全是出于自身兴趣的考虑。
对于建筑、设计类毕业生来说,由于社会的需要和较强的实用性,使得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了众多艺术高校毕业生中的“香饽饽”。同时,一些纯美术类毕业生在寻找就业出时往往会将设计纳入就业的考虑范围。但是,即便许多企业出现了设计类岗位用工荒的现象,但一些纯美术类毕业生依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苦苦挣扎。有业内人士认为,让纯美术类毕业生放弃艺术家初衷并非易事,同时,纯艺术类毕业生需要交纳高昂的学费,因此对毕业后的薪资要求会更高,而用人单位给出的待遇条件往往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那么,面对不断发酵的“艺术热”,纯艺术类毕业生又将在毕业后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今年即将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国画专业研究生于海龙告诉商报记者,“曾在本科毕业后有一段十分迷茫的阶段,后来尝试了多份工作,但都基本没有脱离美术这一领域,正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让自己更加坚定了要走绘画这样一条道,虽然艰辛,但是心之所向,于是决定回到学校继续深造”。目前正在寻找就业机会的于海龙坦言,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同时又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他希望能找到一份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如果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机会,于海龙表示自己可能会考虑读博,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机会。
同样将在今年毕业的首都师范大学国画专业研究生尹显祖也渴望找到一份教师的工作,尹显祖表示,从自己本科同学的情况来看,目前单纯艺术家道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会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几年来,与所有纯美术类学生一样,尹显祖会通过各种方式售卖自己的画作,单幅作品的价格大概在几千元左右。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大并不景气的现状下,对渴望寻求艺术家之的毕业生来说,这条道无疑是的,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艺术家的初衷,但又难免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挣扎。另一方面,毕业生们渴望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他们基本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方式。
在众多艺术毕业生中,除了那些始终艺术家梦想的毕业生外,还存在着一部分毕业以后彻底转行了的艺术生,他们在毕业后从事着与本身专业完全不同的工作。一位毕业于全国某知名艺术院校雕塑专业的毕业生向商报记者表示,自己在毕业后没有从事与美术相关的工作,而是进入一家中学从事行政类的工作,虽然曾经有过巨大的心里落差,但自身的性格似乎也不太适合继续进行艺术创作或从事相关工作。
而另一位毕业生则表示,由于父母认为艺术领域的工作始终不太稳定,根据父母的安排,他进入了一家通讯公司从事文员的工作。
其实,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在高考选择“艺考”时是出于获得文凭,或是从事与之相关工作的考虑。学生们选择艺术院校的目的也不再是抱着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或是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的目的而报考。因此,在对艺术没有极大兴趣和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即便他们经过了的艺考,却也会在实际高校学习过程中发现巨大的偏差,在就业的选择上往往也会面临更多的。
同时,这也凸显了艺术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工作室制”已经在许多院校展开,这种“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将根据在校生进入美院后的个人特色和兴趣点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但仍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