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制论文 > 正文

中国博士的论文劫

类别:法制论文 日期:2018-1-17 15:06:34 人气: 来源:

  博士延期半年后,张明(化名)拿到了毕业证,但没拿到学位证。他已硕博连读六年半,比正常时间拖了很久。如今,他准备继续做博士后,但前提是,半年内必须提交博士学位证。不能拿到学位证的原因只有一个:没能发表足够数额的论文。

  张明和李慧同为博士,一工一理。在博士扎堆儿的中关村,他们一直在为论文而奋斗。就读博士期间,必须在期刊上发表若干篇数的论文。这已成为中国博士培养的三要件之一。而这个要件,却逐渐变成一种“的压力”,让博士生们头痛不已。

  发表论文,一方面鞭策着知识们不懈怠、勤勉于研究,激励学术的诞生,让学界认识作者本人;另一方面,也形成一种无人监管的“绝对”,使得学校、学者、学生一起,不得不围绕着这个中心,通过各种手段求得论文刊登。

  张明夫妇在学校旁与人合租一套两居。每天,张明去实验室做实验,李慧在家画图看资料,日子过得平淡快乐。生活最高的主题、亦是唯一的纠结,就是论文。

  修够学分、发表够论文、博士论文通过,是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证和毕业证的三个条件。只欠中间一项,让张明暂时不能申请学位。只拿到毕业证的他,正在苦苦等待导师下达“论文可以发了”的指令。

  “我们做的项目,如果取得了阶段性,老板(即导师)觉得不到时候,就不会让我们发。因为如果发了,被别人知道,研究可能会被抢先。而且,如果发的期刊不够档次,老板也不会让发,那会影响他甚至学院拿项目。”张明说。为了大局,张明能做的,只有先延期。

  对于张明所在的工科专业来说,写论文的环节并不难。做上一年实验,出来,一周就能基本搞文。只要老板一声令下,他立马能在最短时间内交出满意答卷。他担心的,是另一项学院。“只要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即可,但必须是唯一的第一作者。可我们这种专业,做实验都是大家一起做,第一作者一般至少都是两个,所以最后不知道算不算。”张明说。虽隐隐有所担心,但张明依然表示乐观。毕竟,“不可能大家都拿不到学位证吧”。

  李慧所在的理科学院,要求在学院认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为此,她在刚读博一时,便开始日思夜想论文选题。由于学分早已修够,整个读博期间,她的日程几乎全部围绕着论文而制定。“不同的学校、院系,会有自己承认的目录。我们学院承认的有五十多种,论文必须发在这个名单里的刊物上。”李慧说。然而,全国本领域的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都来发,刊物显然不够。

  “发不了就延期。”在李慧身边,延期的博士生不少,原因并非学院认定他们没有达到博士研究生的水平,而是没有发表够论文数量。

  2011年9月,李慧按照流程,将刚完成的论文投给了编辑部在的某家专业核心刊物。四个月后,编辑部发回邮件,反馈了修改意见。

  “流程一般都是编辑部先看一眼,符合要求的,再找两个匿名评审,反馈回来以后进行修改或被直接毙掉,最后进入编辑程序。”李慧说。收到修改意见后,她异常开心,立即着手按照反馈意见修改论文。然而,修改完毕再次发出后,却如石沉大海。“我等了大半年,在线查询一直显示我的论文是‘在审’状态。”

  中国大制史博士研究生赵晶也遇到过类似事件。当时,他的论文也通过了匿名评审,反馈回的意见是:希望增加表格,“以清眉目”。赵晶做好表格,回发。接着,一等就是半年。在这半年里,他已博士毕业。赵晶还是惦记。他打电话给编辑部,对方答:“该刊现在不刊登博士生的论文了。”

  去年夏天,赵晶博士毕业,成为一名高校。通过比较自己所的经历,他觉得,某些良性运作的期刊所遵行的审稿流程比较科学:“先,然后有两名学者进行匿名评审,所有论文都会有匿名评审,再给作者反馈。作者进行修改,同意评审观点的,标明哪一页修改了;不同意的地方,写文字反证。然后再回复,再审查。如果通过,定期刊登。”而不少时候,在国内文却有不可预期性,这令博士们如雾里看花。

  除了毙掉论文的理由不明确告知外,每个学术领域、每个学院评定的核心期刊目录也在不断变化。标准一般两年一变,有增有减。

  “有时你奔着去的核心期刊,等你毕业时,也许就不是了。”赵晶说。但有些学校可能会有惯例,即以论文发表时的刊物级别为准。然而,等论文发表出来,很可能已经是一年甚至更久以后了。“所以标明时间和发稿时间就很重要。然而,国内部分期刊却没做到,这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收稿的时间可视为观点提出的时间,所以可以借此判断谁是这一观点的首倡者。若不加标明,则会因发稿时间的延后,而对某一新观点的发明权。”赵晶说。

  怎样才能把论文发出去呢?也许,已经被许多人走出来的才是“正确”的。“很多人会告诉你,文,质量是次要的,你得找关系,把钱送出去,还得送对地方。”几位博士都这样说,而要找的第一层关系,往往是导师。

  每个博士生几乎都盼望着自己论文的前面,能加上导师的名字。这样,由“当然比自己大牌很多”的导师出面疏通关系,发表难度会降低许多。博导们也很乐意帮学生发表论文,一是师生情分在,二是因为学生的水平密切关系到自己的科研和学术水平。带上自己的名字发表,评职称时,也是加分选项。

  李慧刚读博时,还是决意全凭自己的研究水平发表论文。然而,等了一年之后,耐性全无的她终于拿着论文,硬着头皮去找导师。

  李慧和导师关系很好,都是“坐冷板凳埋头钻研型”,对于发表论文以求名利,并不怎么热切争取。但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是李慧毕业的必要筹码。听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导师有些生气,但也无奈。她对李慧说:“我去想办法帮你发。”

  导师出马,立刻见效。没过多久,李慧便听导师的话,将论文投到另一家编辑部在的核心期刊。“我的导师能和这家期刊的编辑说上话。”李慧猜测。因为论文可以作为导师两个科研项目的,所以“版面费”可以从项目经费中报销。

  “理科期刊很多都没有稿费,但有稿费以及很高的‘版面费’。‘版面费’至少3000元,我的论文有个彩图,据说一张彩图至少要加1000元。但是最后我的‘版面费’一共多少,我没问过导师。”她说。

  收到用稿通知那一天,李慧才真正把悬了快两年的心放到肚子里。“今年5月份发。”她指着用稿通知给记者看,却并无许多欣喜。

  与此同时,程静(化名)也正在为能否顺利毕业而“迷茫、焦灼”。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她说自己和周围同学无一不在为论文而着急。

  “和导师,请导师推荐;早作准备,认改,打通关系。”程静一口气道完博士论文发表的“流程”。而她最终也交了5000元,发了一篇3000字的论文。有不少同学对此很羡慕,因为他们听说,现在有的“版面费”已经五位数了。

  已博士毕业近三年的博士郝佳庆幸自己赶上了学校政策的好时候。彼时,她所在的中国大学并未要求博士生必须发核心期刊。“当时只要有出版号的,一般都承认。周围同学会比较认真地对待本专业年会的论文,希望可以最终编入论文集里,质量也都不低。”她说。

  在郝佳的印象中,她读博时,周围的同学都很乐意做研究,然后将自己的拿去发表。“论文是让学界认识你的渠道。文的要求,会让你多少感到压力,催促你去研究东西。只跟着课程走,博士等于白念了。而且,有的博导同时还是硕导,可能没太多时间照顾自己的博士生。”她说。

  当学校不得不将“核心期刊”提上规则时,之前宽松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打点关系、找导师帮忙、凑“版面费”……醉心于研究的同时,压力也相伴而来。据《周末》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