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khun kiss电工电子技术是学校理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非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唯一电类基础课程,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及专业的交叉融合等作用突出,每年约向100个小班的3000名学生开设理论课和实验课,受益面广,影响力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础课程质量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组针对自身在教师发展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积极调动课程组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进、信息技术应用及实验教学促进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直以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都存在着课堂学习模式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课程测评方式单一等问题。基础课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信息化教学的优点,以“学习—答疑—测评—互动”四位一体为目标,围绕知识点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具有移动学习特性的课程教学云平台。新的教学平台具备实用性、易用性、稳定性和推广性的特点,通过微信企业号搭建移动教学服务器,实现学生云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平台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四个方面系统规划,有效整合教学全过程。各个模块的应用功能齐全,共包括“课堂作业、活动报名、你问我答”等11项主要内容,最大化地保障了教学活动所开展的各个环节,为学生“计划制定—知识学习—自主钻研—交流互动—作业—资源调取”开辟了完整的径。尤其是在教学资源的储备中,课程组集中了微课、课件、试题、实验和科创等多项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师生充分互动、学习资源随时共享、教学实施在线月开通以来,从对学生的在线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另外,课程组还根据平台的应用实效形成教学案例,荣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在其他高校会议上基于本所作的报告也被广泛认可。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仅教学内容多,而且知识概念抽象复杂,长期存在着教学体系中课程容量小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为了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课程组积极建设微课支撑课程教学平台,将在线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在基础课建设项目的驱动下,课程组先后制作了10个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复杂的专业知识通过动画技术形象展现,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视频学习能够有效厘清课程脉络,提升知识认知度。的微课作品《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荣获2017年陕西省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二等。
试题是教学智慧的结晶,课程组为了改变传统考试方式,实现科学命题评定学生成绩,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对电工学试卷库及数字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对全国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试卷进行整理分类,构建了的网络试卷库。试题内容分为985高校、一般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三个层次,电工学、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共完成了300套试卷及答案的遴选完善和分类入库。试题库的应用使课程命题工作进一步细化,对试题质量、批阅规范及过程考核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试卷库面向全国师生,课程的对外影响范围和交流深度得以持续拓展。
实验教学是课程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课题组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综合能力为目标,建立了集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电系统设计、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于一体的式实践教学体系。迄今已设计了实验项目20个,教师指导实验方案方法,学生以个人或团队自行实施实验,最终以论文或作品展示实验结果,极大激发了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形成的自主创新实验案例在全国屡获励,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与好评。
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实践—创新”是课程组始终秉承的特色。在基础课质量建设中,课程组尤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结构优化。近两年来,课程组新进教师4名、实验技术人员1名,不仅有效保障了教学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还促进了对科研工作的投入。目前,课程组的教师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创新、团结、和谐的教学氛围逐步形成。
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持下,课程组选派了教师赴境外学习,更育,研究教学方法,带动课程。其中,课程组负责人刘晔老师不仅全力引领本课程教师深化教学,还将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ig idea Course”教学实践于课程思政,积极尝试课堂转变。同时,课程组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交流研讨、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促进教师成长发展。2016—2018年,课程组主持和组织了两届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主办了陕西省电工学研究会2018年理事会会议。相关教师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教学类获10项,申报各类教改项目6项,出版专著与实验教材各1部。课程组基于所开展的“微信平台助推,大力开展电气类自主创新实验的与实践”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第15届教学二等,课程依托移动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将在全校推广,累计在线人。课程组在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竞赛中连续三届获,共获得一等3项、二等1项。
随着基础课质量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必将与时俱进,发挥好基础课的核心作用,在西迁下,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中,不断培养出学识扎实、思维创新、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人才。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