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方案”实践以来,高职思政课的实践和探索,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聚焦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职业教育被摆在教育创新“更加突出的”,适应“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课程体系呼之欲出。此时,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难题,应当更加突出属性、高职特点和理论定位三个基本原则,下大气力着手完成教材优化、标准制定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三个重大任务。
实践教学作为与课堂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在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备受青睐,其中有魅力也有难题。
1.魅力一:促进理论知识的深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是理论洞见、检验、实现以及内化的重要活动。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的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把实践引入教学过程、引入思政课,增加了魅力,擦亮了理论,成为加深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武器。同时,实践教学的魅力还在于它活跃课堂、调动学生、调节教师的节奏,成为“既有思想又有意思”的代名词。
2.魅力二:引发方法、手段和成效的不断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一是实践教学形式的分类丰富多样,如时空法、参与形式法、功能定位法、交叉罗列法等。二是研究的适应性不断深化、细分,如主标题关键词为“理工类”“师范”“医学”,副标题“以某校为例”的论文和经验分享有很多。三是运行模式的总结提炼各有新意,如“三位一体”“四化结合”“四四二三”等。四是创新策略竞相推出,如“互联网+”、微博、博客、移动客户端等。据知网统计,论著达3,800多篇,呈“较为饱和状态”。
3.难题: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饱和状态”事实上是相对于一个“瓶颈”而言的,这个“瓶颈”就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在丰富多彩的同时,意味着方案、流程、内容、方式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空、资源、风险、能力不同而大相径庭。一千个学校、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实践教学的样态,由此给评估与考核的示范、复制和标准化以及质量提升和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在多样性丰富的同时,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成为思政课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解决不确定性难点,引导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什么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什么是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我认为,有三个要点可以讨论:
1.基于理论体系的实践。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首先是教学,是知识传授,即追求理论思维的客观真,因此要紧扣章节,紧扣理论体系、理论逻辑和理论点。要通过感性实践激发主体能动性,吃透梦见钞票观点、理解理论,产生回归体验,落脚教材的掌握。脱离思政课的知识点、理论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可能混同于其他实践。
2.突出的教育实践。思政课是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核心是教育和认同,是“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树立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总要求的,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领导和我们、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实践教学的选择和设计必须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直气壮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与技并修的立德实践。高职思政课不同于本科、更不同于研究生的最大变量是“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具体指标要求是:“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简单地说:坐在课堂里的时间更少,对于职业、工匠的要求更高。在这个模式下怎么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开展?显然,要在内容、设计上结合职业和工匠的培养。在空间、设计上利用好实习实训场所,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搬进工场、车间、法庭、剧院以及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在时间布局上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同向同行,扎根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此,引领、高职特点、理论定位可以成为我们寻求思政课实践教学确定性和规范性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1.提出调整优化现行高职教材的。实践的难题有时也是理论的难题,即高职思政课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如何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问题。由来已久的“讲理论还是煲鸡汤”之争,实际上在提示思政课教学过程又一个难点、痛点,即现行教材对于高职生似乎过于艰涩。出于高度的责任感,一是应当实事求是地提出调整优化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有力、有分量的。二是应当深入研究并努力精准回答“扩招100万”和“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颁布背景下,更符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思政课教学的布局和安排是什么?三是应当呼吁有关上级部门统筹力量,开展充分的论证,使调整优化问题提升到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我们相信,伴随教材调整优化而来的是更加清晰的实践教学逻辑。
2.研发实践教学标准化教程和大纲。调研高职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按照标准化、系统化、菜单化、精细化的基本原则,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和模块,形成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教材,将课堂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为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最终为思政课及其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服务。
3.建设“双师型”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实践教学规范性、实效性的“钥匙”最终掌握在思政课教师手中。思政课开展十多年,我们越来越感觉优秀思政课教师,特别是“既懂教育又懂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思政课教师十分难得与可贵。目前,高职教师的主体是“70后”和“80后”。他们的优势和局限性都在于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多元性。按照习总提出的要求,树立典范积极引领,多措并施精心培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工程。我们要加快做、系统做、长期做,同时还要有战略定力和耐心,允许和关注他们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陪伴他们由苗成树、由树成林。(作者祝文燕,系青年学院党委副)
本文系高校思想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基于‘概论’课理论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GJJA002)的中期软密封球阀https://www.china.cn/p4p/199597.html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