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学论文 > 正文

工科大学生创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类别:工学论文 日期:2021-8-13 22:12:53 人气: 来源:

  [摘要]工科大学生创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生是创育的主体,创育以服务学生为根本。认识到工科大学生创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统筹教育相关因素、创育运行机制与实践,实现工科大学生创育的可持续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工科教育呈现喜人景象的背后,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还是已经工作岗位并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却跟不上潮流。面对当前工科大学生在创新水平上的现实问题,工科大学生创育教学的是势在必行。那么,应如何推进工科大学生创育教学?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根本要求为指导,探寻工科大学生创育在、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全方位。

  传统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按所学专业分配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交叉之广不可避免地造成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创育应该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服务学生,突出创新主体就是学生的。因为创育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人的主体、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旨的。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树立尊重、赏识和服务思想,做到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

  可持续教育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主要围绕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体系。其立足点应在创新、创新活动和激励措施等机制方面协调好,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创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机制应该包括培养创新意识机制、培养创新创新思维的机制、培训创新技能的机制。

  要将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教育的内容当然亟待扩充。实践证明,知识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有知识,包括将知识的知识。工科院校教育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包括哪些内容?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内容亟待扩充。

  发挥创新文化在高校内涵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工科大学生在开展创育活动中,要教育引学生不仅要在专业学习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适应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切实统筹好创学与创新学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强创新文化在工科大学生创育内涵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

  首先,建立创育管理制度。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领导班子主要领导负责主抓创育工作,创育列入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专职员负责组织管理,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其次,制定科技创育励制。每年举办相关专业竞技与设计大赛,设立项与荣誉。同时加大与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将创育被列入教学学分或素质拓展学分,强化每名同学的参与性,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广泛性。

  第三,突出导师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缺乏教师指导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很难有深度的,必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励。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动指导水平,教师应为学生举办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咨询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

  第四,创育科学的保障机制。保障: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室应面向学生预约。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创新与实践教学。经费保障:除了在预算内经费用于创育外,争取企业支持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首先,创育实践应同步于思想教育与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融入创育思想,在学生党课、团课学习中增加创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各类科技,举办科技创新研讨会,定期组织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和设计作品展,使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的热情,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潜能,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创新活动。

  其次,创育实践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融入创育,专门为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相关课程中融入创育,及时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平台。

  同时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在课程中增加创新性课题的讨论课,鼓励优秀创新方案进行实际制作,推荐参加院校及省创新设计大赛,选拔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申报国家专利。作业模式,选择一些典型题目由学生组建测试系统,完成实测作业。

  第三,创育实践与实践训练教学趣味性的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自主性、能动性的重要手段。在生产实习环节,选择多种类型的现代化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实习,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形成长效、规范的创新效应、“传帮带”效应、“趣味”效应和“主动”效应,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为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构筑工程背景知识。

  [2]刘扬正,王佩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前世死因

  

关键词:工学论文双语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