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从和执法机构披露出来的情况看,会计信息质量实在令人堪忧。在这些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中,故意造假占的比例很大,对企业的也很大。因此,对于作为企业财产守护者的CFO来说,在企业内识别与治理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是当务之急。
在所有的虚假会计信息中,会计凭证作假处于源头地位。在账务处理程序中,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是基础。凭证错误将导致一系列错误信息的产生。凭证作假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会计主体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不经过一定的手续与批准,很少能够看到会计凭证,甚至大部分信息使用者也不会去审查凭证。这为造假者留下了可乘之机。凭证作假分为原始凭证作假和记账凭证作假。原始凭证作假有三类:第一类是不如实填写、或伪造、原始凭证;第二类是打白条、以收据代替、不按用途使用、不按要求开具等;第三类是使用虚假,即“真票假开”或“假票真开”。记账凭证作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任何原始凭证情况下编制虚假记账凭证。如某单位在期末发现主营业务收入未达标,于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下,了一份销售产品的记账凭证,从而使主营业务收入达标,日后再以销售退回或销售折扣等方式冲账。另一种情况是记账凭证要素(日期、内容、数量、金额、对应科目等)一项或几项与原始凭证不符。如某会计挪用一笔数月后归还,在其编制的记账凭证上的日期与原始凭证的日期就相差数月。
账簿作假是在记账、算账、转账、结账过程中,涂改账目、做假账、挂账、收入不入账、提前结账或延迟结账、倒轧账等,造成账证(账簿记录与凭证)不符、账账(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不符、账表(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不符,或者是抽换账页、损毁账簿,或者是账外设账等事实。“挂账”是利用一些账户特性将经济业务不结清到位而是长期挂在账上,或者将有关资金款项挂在往来上,待时机成熟再回到账中,以达到“缓冲”、不露声色地隐藏事实之目的。如审计人员发现某企业“应收账款”账上有一笔近百万元款项拖欠年余,而对方是一家效益较好的企业,经电话查询,对方说一年前已经结清,原来该款被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私自挪用。“收入不入账”指财会人员隐匿收入,不报账、不交公而私自占用。如对罚没款、管理费、上级拔款等,不报账、不、私自;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取的现金回扣和银行存款,按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伺机挪用或侵吞;或者采取少计价款,不开,不入账等。“倒轧账”是先好财务报表上有关数据,然后调整有关账户记录和余额,最后有关会计凭证,这可以说是的作假。“账外设账”是一些单位设置两套账,一套是公开的,另一套是秘密的。这些单位往往在公开账中虚列费用开支,将这些款项转入秘密账;或者将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不记入公开账而记入秘密账,将其做非法或不合理开支用。
虚假报表是利用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这是一种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方式,其危害性也最大。这是因为它是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和途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表账(报表数据与账簿记录)不符、表表不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不符,主表和附表不符)、虚报盈亏(加大资产或加大成本费用,虚增利润或减少利润)、倒轧账等。
不仅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做假,一些中介机构也与之,以假护假,对投资者进行,成为市场一大隐患。股东判断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需要注册会计师作为的第三方对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即鉴证作用和证明作用。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表明意见,是和投资者评判上市公司的依据之一。虽然受审计能力、审计条件、审计技术及被审计单位所提供材料的,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发现审计对象的所有问题,但从虚增企业注册资金、虚增法人股权、无利润靠贷款分红等性质十分恶劣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一些注册会计师已成为某些公司投资者的。
这类情况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项目还不错但资金紧张而经营绩效达不到投资人或管理层设置的标准,如为争取发行股票,争取风险投资等;
会计信息生成于企业内部,企业经营者是会计信息的持有者,企业内部经营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在公司的内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股票市场交易中,资金雄厚的大机构和众多散户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使得能够控制和掌握会计信息主动权者,无不利用这种不对称性兴风作浪,百姓。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发生了;也就是说,成本或收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为此而获得报酬。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在证券市场上更为突出。因此,会计信息行为人(企业负责人、报表编制者、信息发布人等)无不想利用外部性为自己谋利益。这是会计信息失线. 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与“机会主义”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会计原则和具体会计方法,是企业经营者在会计法规既定范围内进行的选择。如在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资产减值的确认等方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为企业留下一定的选择余地。这是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而设置的。然而经营者也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上给予的灵活性而对会计数据进行,使利益在有关利益人之间重新划分,尤其是从事有利于经营者自身的财富再分配,如管理人员的工资、金、红利等可以通过会计利润而提高;通过会计来降低其失去现有职位的可能性。这就是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个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厂长(经理)负责制,而厂长(经理)大部分由行政任命。这种行政任命制容易产生:①这些负责人是组织安排的,他们无法也不可能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和打算,加上频繁调动与升迁,助长了他们的短期行为;②企业负责人的任命取决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人的意见,这些被任命的负责人可能并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在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就难以获得发展。而他们为了自己的,在力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及效益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会计行为,经营业绩;③作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人不愿或不能有效地企业负责人的虚假行为,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④政企没有彻底分开,有些地方党政官员直接兼任企业要职,如“峨眉山”股当地上市公司频频干预。
我计法规制度的力度很大,在中也较多地借鉴了国际会计标准,目前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基本接轨。但从本质上讲,会计法规制度是社会人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经过各方长时间的多次博弈后形成的、既兼顾各方利益又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一方从违反契约中得到的收益远比其付出的成本要少的多,即违规将受到更大的惩罚。这样的契约就变成各方普遍接受的法规制度。目前这方面法规制度基本上是“舶来品”,缺乏利益各方的充分博弈,人们还没有完全认可其约束力。另外,我国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之中,经济不断变迁,新情况、新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亟待更新,新的尚未完全建立,会计法规制度也还有待完善之处。
社会在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适当分配,是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我国企业中,集中的问题很严重,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外部治理结构,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其二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它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组成的一个结构。在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企业外部所面临的产品市场变得激烈了,但是仍缺乏来自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竞争,因此外部治理结构是不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形成了六套组织机构(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会等老三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但相互之间责权界限不清,运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个别企业,会计不是兼顾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而是成了经营者直接反映其意图的工具。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微观上表现为对企业的,实则对整个社会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首先从宏观制度上杜绝会计失线. 建立与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会计法规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除了借鉴与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外,还要注意法规制度的本土化、亲和力与普及,要让社会积极参与、参加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讨论,努力使会计法规的建立过程成为一个博弈过星期二右眼跳程,使之真正成为各方都认可、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法规。努力消除法规制度的“盲点”,使责任、、义务、处罚细则有机结合起来,使法真正成为法。减少制度性、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线.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对复杂的新、老三会进行责任、、义务的明确划分,可予以整合,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会计信息失线)培养与建立职业企业家队伍,并建立完善的动态的企业家档案和声誉评价。声誉是经营者在经理人市场中存在、获利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有利于经营者的长期发展,而斑斑的声誉记录则很可能使经营者被逐出经理人市场,甚至毁掉其一生的事业。因此,应逐步形成一个职业企业家阶层,由有关机构定期对其业绩、行为进行考核,并评定其声誉,记录在案。对于经营者的要随时公布,从而经营者放弃短期行为转而追求长期利益。这一措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内在激励机制。
(2)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声誉损失,还必须承担物质损失。根据经营者是“有限经济人”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其行为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那么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风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物质上的内在激励措施。这要求加强会计社会监督力量,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增加经营者造假受罚的风险。对造假者决不手软,依法进行处罚并有专人监督执行,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
(3)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是委托人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以改变在原有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者轻易会计账务的弊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的立场上、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达到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线. 对会计进行综合治理,强化外部控制
(3)完善审计制度,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让国际审计界参与我国的审计事务,在竞争中发展我国的审计事业。
(4)让社会广泛讨论和参与到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中去,使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博弈过程,从而增强指标体系的公信力。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一要从宏观方面入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二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这两个方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指日可待。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