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某论文交易网站截图
天津频道近日,《邮报》披露了英国大型医学学术机构BioMed Central撤刊了43篇文章,其中41篇论文来自中国作者。据BioMed Central网站发布的公告,撤刊这批论文的主要原因是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了虚假同行评审服务。随后有采访到此次被撤刊的其中一名作者,他承认自己作为合作作者,撰写了医学论文,但在争取论文发表的过程中的确支付了“费”。该事件被后,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买卖问题再次引发众人关注。那么在这条经济链上,到底谁在花钱?谁在赚钱?“论文经济”繁荣的背后又带来了哪些问题?
为论文掏腰包的都是什么人?
曾经,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可现如今,许多人发现除了少部分学术期刊外,只要愿意花钱,从论文选题、写作和发表都有人愿意“代劳”。特别是近年来,“论文代写、代发”中介公司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可谓“遍地开花”,足见其相关业务量巨大。据中国社科院所国情调研组发布的《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承认曾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
为“职称”发愁的职场人士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但是在我国,职称更多地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同时,较高的职称也与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相挂钩。所以,参评更高级别的职称,成为许许多多人的追求。而在职称的评审条件中,论文的发表情况往往成为主要条件。
今年35岁的刘俊(化名)是本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心情不佳。让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医院前一段时间公布的新的“职称评审标准”。根据新标准,目前拥有中级职称的刘俊,要想升“副高”,除了要在任职年限、科研等多方面符合条件外,最主要的还要发表三篇论文。“先不说每天忙得团团转的我们有没有时间写论文,就算是写完了,我也没办‘标准’中说的那样一篇发在核心期刊上,一篇发带有‘中华’字样的期刊,一篇发SCI。”刘俊沮丧地说。
经过多方打探,记者了解到刘俊口中所说的三篇论文的发表期刊可谓是一个比一个“有来头”:核心期刊已经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中华”系列的期刊几乎是医学类论文的“最高境界”,而SCI更是国际权威。“我们的工作强度特别大,我哪有精力写出好论文,没有好论文又怎么可能发到那么权威的期刊上?”“如果这样下去,是不是一直没时间准备论文了?”对于记者的问题,刘俊表示,职称肯定是要评的,主治和副主任医师无论是从薪金待遇和上升空间上都不在一个档次,所以即使是花钱买论文,再花钱文也是值得的。“不过,像我们医院对论文发表的期刊要求这么高,还真不一定花钱就能解决;或者说要花大价钱。”刘俊道。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