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大医学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全年获批各类纵向项目/课题327 项,经费超过 3.9 亿元。新建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 个、医学部研究机构 5 个。积极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各类重点实验室评估成绩良好。SCI 收录发表论文4175 篇,在《The Lancet》《Jama》《Cell》等国际名刊发表文章13篇(不含reply文章)。详细信息如下:
双一流的建设元年2017年,《The Lancet》已发表多篇来自北大医学部专家的研究结果,并于12月9日发表了詹启敏副校长对临床医学+X以及北大医学的发展进行介绍的专题报告,北大医学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今天,我国已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北大医学提出“临床医学+X”发展计划,目的是加强学科交叉,促进资源整合,以医学为核心,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北大医学将重点以临床医学需求为牵引,促进医学与工学、生物信息、纳米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专业的跨学科合作,推动医学快速和全面的发展。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北大医学将推动医学教育,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和优秀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引领未来医学发展。
北大医学正在建设全球卫生研究院,加强我国在全球卫生中的线”不仅是促进我国老百姓的健康,中国还应当承担起促进全球卫生的责任,尤其是服务“一带一”国家的健康需求。
2017年10月14日,《The Lancet》发表了姜保国教授研究团队关于“中国的交通状况及交通伤救治”的综述文章,同时刊登了关于姜保国教授的专访。
交通相关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随着交通工具使用量的增加,中国道交通致伤率也在不断升高,应急及创伤救治系统的不完备使事故致伤风险进一步提高,因此亟需在中国建立完善的交通伤和创伤紧急救治系统。
中国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多为严重创伤,率高,多累及青壮年,社会危害大。而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我国整体创伤救治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通过在国内大量调研发现中国严重创伤救治中存在院前急救时间过长,现场救治人员总体缺乏规范化培训,院前与医院之间缺乏信息交换,综合医院分科过细,缺乏创伤专科化救治团队,救治现场与救治医院均缺乏规范、科学的救治流程等问题,导致中国目前的严重创伤救治水平较低,死亡率及率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高效、科学、规范的创伤救治体系亟待形成并建立。
姜保国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在中国建立“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核心,制定严重创伤救治规范,自主研发信息联动系统,率先提出在城市区域综合医院建立创伤救治团队替代的创伤救治中心的新模式。在此框架下救治创伤患者7万余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严重创伤救治现状和流程,使创伤平均救治时间缩短了50%、严重创伤救治院内平均死亡率下降了40%。
姜保国,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大学医学部骨科学系主任、大学创伤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要研究领域: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关节周围骨折。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公益行业专项、市科委重大研究专项、国家“973”项目等多项课题;2006年度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年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2013年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国家“973”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在国际SCI“The Lancet”、“Spine”、“Plos One”等发表论文6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编主译《关节周围骨折》、《创伤骨科手术技术》等著作21部;作为第一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1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和科技进步一等各1项。2016年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和创伤规范化救治方面的学术成就获国际顾氏和平和保罗——杨森,201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
2017年8月19日,《The Lancet》发表了公共卫生学院刘培龙教授关于“中国、非洲和美国的学术界联手推动全球健康”的文章。联大通过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启动了人类发展的新征程。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迈向人人健康的道上,中国和非洲国家都积累了各自的经验,也面临新的挑战。经验应该互学互鉴,挑战需要共同应对。长期以来,哈佛大学分别与中国和非洲学术研究和公共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6年4月,在中国卫生计生委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理事长单位的中国全球卫生网络推动下,共20多家中国和非洲有关学术和公共卫生机构与哈佛大学一起结成了三方合作网络(简称CHAN)。这个网络将促进互相学习,加强能力建设,力求为推进中、非和全球的健康提供方案。联大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开展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本文就是对这个推动21世纪全球卫生发展的多方合作的范例的介绍。
刘培龙教授是前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中国全球健康大盟(首届)。作为中国全球卫生领域资深专家,具有丰富的全球卫生咨询经验,其在全球卫生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对中国全球卫生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于2012年10月成立,已在大学内部的多学科合作以及国际多学科合作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基础。2013年获得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 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的资助,并成为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产出二“卫生发展援助核心机构”项目和产出三“全球卫生政策制定和治理核心机构”项目资助的单位;2014年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目前已开设针对全校研究生的选修课课程。全球卫生学系希望通过开展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卫生治理和全球卫生外交等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和社会服务,以及通过参与和推动广泛的、不同层面的合作网络活动,促进全球卫生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2017年12月9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唐昆,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的Lincoln Chen、李文凯及李志徽等合作开展研究,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中国的一带一与全球卫生》的研究报告。唐昆课题组系统收集了最近10年间中国卫生发展援助和发展援助相关的中英文数据,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章认为,这必将挑战现有的国际援助框架和国际卫生治理体系。中国主导建立的投资工具将进一步配合“一带一”的发展,与其地理侧重及投资方向相协调一致。本文分析认为,中国的丝绸之、西非埃博拉防控行动、中国的卫生发展援助,以及新的投资基金,将相辅相成,促进中国加强其独特参与能力,在全球卫生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唐昆,大学全球卫生系。唐昆博士一直致力于全球卫生的科研和实践,研究领域涵盖全球卫生政策、卫生发展援助、区域卫生问题以及妇幼卫生,在全球卫生相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他曾担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以及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中央理事会理事;他是第十六届世界艾滋病大会科学委员会、也是第五届亚太地区性与生殖健康大会的青年委员会。他曾经在缅甸、美国、津巴布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为卫生相关的国际组织工作,并于2015-2016年兼任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和拨款主管。他获得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全球卫生和人口学硕士学位以及大学流行病学博士学位。
2017年10月14日,《The Lancet》发表了漫教授研究团队关于“中国的赤脚医生教育”的文章。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保障人类健康和国家发展有效培养医疗人才。面对日益增加的健康保健和医学教育需求,中国正在积极改变目前医学教育现状。然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对于乡村医生却鲜有提及。乡村医生,最初名字叫“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模式曾经在我国低水平广覆盖的初级卫生保障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乡村医生的发展似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优化健康保健体制和医学教育模式,通过全科医生的培训来逐渐取代乡村医生的同时,加强对于乡村医生医学教育的重视,更有利于基层卫生的发展。
漫教授,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从事跨学科科研与教学工作多年。迄今,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出版专著8部,国内外学术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SCI、SSCI、CSSCI),完成内参、咨询报告47份。
本文来源于www.gimsh.com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