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东:高校转型在于走出“论文绩效”怪圈

类别:管理论文 日期:2017-6-12 13:10:42 人气: 来源:

  编者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稳规模、调结构、重内涵的发展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加凸显和迫切,需要我们更加地看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更加地分析在快速变革和发展中还来不及思考或者思考还不深入的问题。本文从行业重点类大学面临的问题出发,指出当前行业类重点大学与行业的联系越来越松散,助推行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微弱,行业类重点大学已面临办学定位必须转型的重要命题,就行业重点类大学如何贴近行业,提出围绕教师考核走出“论文绩效”怪圈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稳规模、调结构、重内涵的发展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加凸显和迫切,需要我们更加地看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更加地分析在快速变革和发展中还来不及思考或者思考还不深入的问题。本文从行业重点类大学面临的问题出发,指出当前行业类重点大学与行业的联系越来越松散,助推行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微弱,行业类重点大学已面临办学定位必须转型的重要命题,就行业重点类大学如何贴近行业,提出围绕教师考核走出“论文绩效”怪圈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7年3月23日,湖南怀化,湖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口腔专业毕业生在实验室里拍摄个性化毕业照。图片/视觉中国

  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相当一部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时,由国家行业部委重点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我们暂且把这类重点大学称之为行业类重点大学。实事求是地讲,划归教育部管理之后,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些行业类重点大学,无论是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还是学科建设和办学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都了发展的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在这种大发展下,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一是行业类重点大学在办学定位上更多地向综合型大学的模式看齐,过于追求学科专业的完整和全面,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包括设置了许多缺乏基础和积淀的“鸡肋”学科专业,表面上形成了规模优势,实质上拖累了学校传统优势的发挥,在办学资源不很充裕的情况下,这种拖累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二是行业类重点大学与行业的联系越来越松散,越来越单线,解决行业重大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在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许多教师深入行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虽然有些教师愿意走进行业,但主要目的不是去解决行业面临的技术问题,而是揽课题找经费,为自己的发展找出。

  当前,针对许多高校定位不清,热衷更名、升格,追求增设学科专业,导致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教育部已有考虑和对策,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

  从一定程度上讲,教育部的上述对策从政策性层面为行业类重点大学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纠偏的作用。一所大学怎么才算优秀?主要看培养人才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存在着天然的必然联系,办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行业类重点大学的价值,既体现在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又体现在为行业的战略规划和产业升级作出贡献。立足于这一价值,行业类重点大学必须在办学定位上进行转型。

  同时,“双一流”建设也要求行业类重点大学在办学定位上进行转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五大建设任务中,其中就有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一流”的标准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如果行业类重点大学解决不了我国行业的重大战略和重要技术难题,培养的人才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不了重要作用,那么中国特色如何体现呢?行业类重点大学要想在“双一流”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就必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作用,有突出贡献。这就我们要思考这样的命题:在服务国家发展、服务行业发展的面前,行业类重点高校是否“胸有成竹”?目前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等方面是否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与行业的联系越来越松散,助推行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弱,在办学定位上是否存在着必须转型的重要命题?

  事实上,近年界都在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化高校与产业界的联合和融合。修订法律,推进高校与经济界建立创新联盟。俄罗斯提出“建立同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科研体系”。法国创建“加速技术转移公司”,促进高校协同创新和联合研究。韩国制定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结构领先大学”励政策,为实现“创造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来源。这些做法提醒我们,虽然有着前一阶段的大发展,但行业类重点大学仍面临着再次出发的重大命题。

  笔者参加高校职称评定工作多年,深感目前职称评定的导向作用存在重大偏差。有一位建筑系的副教授虽然负责多个建筑单体的设计,有的设计方案频频得,但是一直未能晋升教授,原因很简单,就是论文不够。其实行家都很清楚,一个建筑的设计远远要超过一篇论文的贡献和付出,而且价值更高。但是职称评审中只有论文的要求,参加多少有价值的工作、建筑获都不算,只要论文数量不够要求,就无资格申请职称评定。由于这样的导向作用,教师更愿意待在实验室里写论文、搞课题、报,而不愿意走进行业、走进生产一线,因为这些工作需要花费时间更久,花费精力更多,但是回报太少。

  其实在职称评定方面还有许多弊端和问题,比如高校实验室人员为了评职称,不是把精力放在实验室工作上,不履行实验室的岗位职责,不钻研实验项目,一门心思凑论文,不论论文是否与工作职责相联系,文不对题、文不对岗都不要紧,只有写出论文,只要达到论文的数量要求就行。目前,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水平似乎主要体现在课题数量、科研经费、获级别、论文等级和影响因子上,引起学校和教师趋之若鹜。现在这些晋职和考核方向的导向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实用,重功利轻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最近,笔者参加一所高校青年教师座谈会,许多青年教师也在质疑和担忧目前的评价导向,他们提出:青年教师目前主要任务就是撰写论文、申请基金、申报,这些东西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能在生产一线应用吗?能产生生产力吗?能界上有话语权吗?许多只能待在实验室,走不进行业和现场。还有部分教师提出:现在高校对青年教师要求过度过偏,似乎只要又多又快地发文章,就会戴上各种称号,只要申请到国家基金,似乎就很有发展前途。青年教师的担忧和呼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教师不深入行业,不到生产一线,不下现场,不了解行业的现状和需求,不能解决行业的困难和问题,教师水平的“含金量”就会减少,教师职业的功底就会不扎实,教学过程只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只能纸上谈兵,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会先天不足,缺乏真知实干。

  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推进全面化科学化的职称晋升体系,全面体现教师的价值和贡献。强调要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性条件。探索以专利、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形式替代论文要求,重点考察研究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这是明确的制度设计,同时也给我们发出了明确的导向信号。

  行业类重点大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论文,同样需要高效益的创新,不仅需要科学理论的研究,同样需要应用技术的发明创造。我们的发展需要凝聚各方的力量和才智,需要吸纳四海贤能来培养五湖人才,同样需要扎根中国大地书写历史篇章的科学巨匠,需要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解决行业问题的专家能手。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中国大地培养人才,立足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

  为了促使行业类重点大学服务行业,激励教师深入行业,实现行业类重点大学的价值,要加快建立三个平台,一是平台,让在深入行业、深入一线、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中建功立业的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的赞赏;二是发展平台,让扎根行业,帮助行业解决重大战略和技术难题的专家学者有宽阔的成长渠道和发展才智的空间,学有所获,研有,在物质和层面得到应有的回报;三是评价平台,以激励教师走进行业,深入现场为导向,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为行业发展创造价值为导向,建立以代表性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国亮点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