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济南7月31日电从经济合同审查、项目公开竞标,到民间纠纷调解、群体事件处置,逾百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近年来奔走在鲁中大地……2015年以来,莱芜市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为全市1067个村(社区)配齐法律顾问,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钢城区颜庄镇验货台居委会汽车大修厂有30多年历史,但近年来矛盾不断发生:多年前定的每年3.5万元承包费如今过低,承包到期后原承包人没有和居委会续签合同,引起居民不满。
经过综合分析,居委会法律顾问徐国红律师提出解决问题:由该居委会全体居民进行全员竞价承包,并协助确定了《竞买公告》《缴纳金办法》《承包协议》及竞价后合同履行的细节。在每年4万元的“底价”基础上,承包费最终经过34轮角逐涨到了12万元。
类似的情况在基层并不罕见。莱芜市局长朱恒卫说,法律顾问对村级事务进行“法律体检”,帮助起草、修改各种合同,并监督项目公开招标,有效预防了纠纷和损失,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在牛泉镇纪家庄村,村民因对村委会楼房分配方案不服,准备到区里。法律顾问审查了镇的安置协议和村委会的楼房分配方案,认为安置协议不存在问题,而楼房分配方案不合适。该村随后重定了楼房分配方案,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发生。
除了在矛盾发生前帮助消除隐患,包村法律顾问也在第一时间介入纠纷处理。钢城区艾山街道双杨桥村村委会于2007年与某制砖厂签订了30年承包合同,涉及172户村民的土地。近年来,砖厂因资金链紧张欠交承包费28.66万元。
就在村民情绪激动、群体性一触即发时,包村法律顾问李金霞律师积极介入,与村委会和砖厂负责人反复磋商,起草拟定了解除协议书,帮助解除了承包合同。同时,律师代理村民向法院起诉砖厂,通过诉讼拍卖设备、村民应得的承包费。
莱芜市副市长王茂祯说,基层群众和自治组织的法律意识在一个个案例中不断提升,思维和方式促进了民生改善、矛盾化解。
“庄稼长得好,离不开日常的灌溉施肥;把法律送到田间地头,在具体案件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功夫下在平时。”朱恒卫说。
尚家庄村党支部李明德对此颇有感触:“从村民纠纷、土地确权到山场承包、村规制订,徐素彬律师不管多忙,总是及时赶到村里,还按季度定期来做法律。”
供职于山东鲁浩律师事务所的徐素彬则说,虽然平时工作忙碌,但律师也应参与到、配合好党委的工作,而这些鲜活的基层法律实践也能给业务工作带来“反哺”。
为了让开通后的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畅通,莱芜通过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为“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提供支持,并持续加强宣传推介和监督考核。“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顾问包村机制,在经费安排、人员配备、督导通报等方面下更多功夫,不断提升基层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水平。”王茂祯说。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