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工贸学校服装与设计专业学生作品展示)
相关专题:湖南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红网记者张珍道县报道
从永州市道县城区往西驱车近20公里,来到寿雁镇,湖南省永州工贸学校正坐落于此。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所办在农村的职业中专,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近5000人,学校成功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
“学校的发展得益于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农村职业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永州工贸学校副校长尹存成告诉记者,随着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一体提升办学实力
服装厂、渔场、家电及通讯设备维修中心……近年来,学校借当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东风,通过鼓励支持专业教师领办企业,使学校与产业一体化,先后创办了16家校办企业。
校企一体,学校与企业采取“互兼、互派、互聘、互培”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学校的专业教师可担任基地的管理人员,企业的技术人员可在学校兼课,同时还作为学校实习实训以及生产性实习实训的指导老师和现场专家。企业的最新案例和成果及时引入学校,引入课堂,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专业技能。
“专业课教师领办企业,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在实训设施设备上的投资,还要上缴利润给学校。更是方便了学生实习实训,还有利于专业课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尹存成说。
企业办到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不但成本低,而且真正受到了最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一毕业就能成为熟练工人甚至技术管理人员。学生从见习、实习到顶岗实习全部在企业进行,“企业进校园,上课到车间”,这种模式使教学改革与企业的规范化操作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使“学生”与“工人”两种角色实现“无缝对接”。
在校办企业强大的造血功能支撑下,学校办学规模日益壮大。目前,永州工贸学校创办校办企业16家,年产值达1.2亿元,每年为学校创收2000万元,接收各类培训5000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工学结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2012年入学的孙春山学习的是养殖专业,今年暑假,他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学校灰鹅养殖实训基地实习工作。平时就经常在实训基地,对他来说,帮助养鹅可以得到老师专业指导,同时实习工作又可以领到工资。一个暑假,在学校实训基地他就拿到了三千多的实习工资。
为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学校不仅在校办产业中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而且在县内选择设备先进、生产环境好的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学习平台。实行“学校+基地”、“车间+课堂”的学习模式。
学校充分利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优势,设置课程与培训方式,使课堂与车间随机转化。一方面,创新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实训室和校办企业、合作企业的车间开展教学活动,把课堂设在实训室或车间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特点,用真实任务或案例来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制定学生实践教学制度,把车间生产、管理技术建立在课堂上。
学生技术水平提高了,边学习边工作,还可以获得工资收入,也为困难农村学生解决了困扰。
深化合作实现企业学生社会多赢
学校服装专业的实训基地是鑫怡服装厂,是由校服装专业毕业生杨美瑞创办的,在她看来,工厂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也就是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给工厂培养技术人员,带来经济回报。
学校12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唐萍春很喜欢在服装厂实习,通过平时的理论学校和实践学习,她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能,现在,她正是在服装厂实习进一步学习,她说,希望在实训中多学到技能,以后能为自己设计并制作漂亮的服装。
鑫怡服装厂先后接纳了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1200人次,培训服装教师20人次,年产值已达300余万元。
近年来,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采用为学生代缴学费、发放生活补贴和奖励优秀实习生等方式吸引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
学校与企业合作,不仅解决了学校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方便了师生教学、实训和就业。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真正实现了社会、学生、企业、学校的多赢局面。(原标题:道县:“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实现社会企业学生多赢)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