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学术文化底蕴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山大学在多年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也一直在探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从2009年起,中山大学开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并设立体现精英教育理念的博雅学院,不断推进和完善本科教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在中山大学,博雅教育有着与通识教育不尽相同的内涵,专指以学院建制探索本科教育体制改革、培养跨学科精英的博雅学院所开展的教育,是我校通识教育改革试验中的一环。经过七年的探索,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在中山大学有了怎样的发展?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群访了博雅学院六位青年教师,尝试整理他们的教学理念和体会,以飨读者。
受访教师简介:
王承教副教授,研究方向:维吉尔研究,古罗马文学、宗教研究;
李霖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经学史、版本目录学;
肖文明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社会学理论、政治社会学、中国的现代性;
董波讲师,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
吴海讲师,研究方向:清代学术史、传记文论;
胡劲茵讲师,研究方向:宋代政治史、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史。
夯实人文社科基础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从本科一年级就细分专业的体制中跳脱出来,博雅学院为本科学生提供了高考后的“二次遴选”,学生们将修读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中国文明、西方文明等课程,最终获得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这六个毕业学位和专业方向的其中之一。打破现代学科分类的壁垒,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基础并有较强学术潜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山大学博雅教育的目标。同时,在教育和就业模式专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博雅学院密切关注和反复摸索的焦点所在。
在大学一、二年级,博雅学院的课程以中西古典语言和经典文本为主。一方面,这些课程为学生建立起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学术基础,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将对未来的专业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古典经典的深度阅读能够沉淀学生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博雅学院通过回归古典,发掘出学生最宝贵的内心财富,正如甘阳院长对博雅学生的寄语:“博雅学院推崇的人生价值不是金钱,而是智慧与修养。”
大三是博雅教育的转折点,每位学生都面临专业和方向的选择。有博雅学院的老师将其形容为“自由恋爱”,博雅学子可以用两三年的时间去感受和思考,最终决定自己心仪的专业方向。在此过程中,由专业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性格倾向,追踪学生的学习状况,班主任能够为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提出中肯建议。
从大三开始,博雅学院的学生可以跨院系选修。学生在决定专业方向之后,除了在学院内学习相关课程,也需要在相应的院系选修一定数量的主干课程,为日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个性化发展,他们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也五花八门。学生甚至可以申请其他院系的教师作为论文导师,博雅学院则提供必要的协助。
研读经典著作构建独特的中学西学课程体系
博雅教育重视经典,强调阅读原著,中西方经典著作的研读贯穿了博雅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业。博雅学院的许多课程,在一学期中只读一部经典。以李霖老师主讲的《诗经》课程为例,在每周6课时里,师生以汉代注释为门径进入经学世界,去阅读汉代人眼中的《诗经》。现代学术分野所赋予《诗经》的种种标签,在这里全都被抛弃。
以多个文本为基础、结合具体线索的课程也是阅读经典的一种形式。陈慧老师主讲的“汉魏唐宋古文”课程,以时间为序选取经典的古文篇目精读,课程既注重阅读原文,又蕴含了内在发展线索;肖文明老师的“古典社会理论”课程,涉及马克思、韦伯、涂尔干三位古典社会学奠基人的思想和理论,授课教师选取若干本重要著作,全面系统地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讲解,使课程内容有深度、有宽度。
课内阅读之外,博雅学院的课程还通过强化课外阅读,促使学生知识框架的搭建。例如,王承教老师主讲的“维吉尔”课程,主要是学习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在进入研读之前,授课教师会对维吉尔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脉络进行大体介绍,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一本关于古罗马史的书籍,并将该读书报告作为期中考核的内容,确保每位学生在了解整体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真正读懂这部史诗。
虽然博雅学院不开设概论性质的课程,只是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辅以导论性介绍,但这并不代表博雅学院不重视知识框架的搭建。学院尝试通过不同的经典阅读课程,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所涉经典著作经过严格甄选,课程之间的配合也经过了教师们的反复考量和调整。以“中学”为例,学院开设的“诗经”“史记”“汉魏唐宋古文”“资治通鉴”“四书”“明代儒学”“清代学术思想史”等课程,实际上已经梳理出一条从先秦到明清的通史脉络;西学亦是如此。
▲陈慧老师主讲《诗词格律》
常怀向学之心师生齐心营造浓厚向学氛围
博雅学院从创办伊始就带有“先行先试”的探索性,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意味着挑战。这就要求师生保持一种求真求知的态度,形成清晰的共识——大学生涯是一个读书、求学的过程。李霖老师坦言,博雅学院的好学风气十分浓厚,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几乎没有压力。
优良学风的养成,首先得益于引人入胜的课程。博雅学院的课程强调研读经典,其本质是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对话,这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其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倾情投入,也是学生向学的重要保障。对于需要讨论和展示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形式,博雅学院教师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亚于授课本身。在课堂讨论前,主讲教师和助教会熟读文献,相互沟通,对讨论过程作出规划;在课堂展示前,学生的展示内容大都需要提前经由教师的悉心修改再呈现于课堂之上。
在课后,教师通过答疑制度(officehour)为学生提供学习、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帮助。所有任课教师每周固定时间在办公室里接待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学生除了请教专业问题外,也会就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征询老师的意见。王承教老师指出,“officehour”所涉及的内容比课堂讲授更为宽泛,能够在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博雅学院一直坚持这个制度。
▲学生与来访专家学者座谈
另一个在博雅学院得以坚持的制度,则是非功利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博雅学院的学生需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前两个学年中,每月须提交5000字的读书报告,但不算学分。为了写好阅读一本书的报告,学生常常需要查阅多本相关书籍,一遍遍修改甚至推翻重写;读书报告全部由班主任查阅并点评,且不计算工作量。教师们这种近乎奉献式的投入,使学生们羞于懈怠、敏于问学,博雅学院的好学传统由此“正在形成”。在整体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博雅老师和学生们也会自行组织读书小组,配合课程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文本,一起阅读和思考。
从“试验田”到“桃花源”积极推进全校通识教育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兴起,针对的是高校越来越细化的专业划分,以及大学生日益强调就业的功利化倾向,希望借此夯实大学生的人文功底和个人素养。”甘阳院长一语道破通识教育的要义所在。通识教育在国内一流大学的迅速推动,也说明通识教育理念已取得高等教育界相当一致的共识。
博雅学院为学校通识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或许可以从数据上略见一斑:从2009年秋季学期学校推行“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开始至2014年的五年间,博雅学院以较小体量的师资,累计开设42门全校性核心通识课程,数量居于全校开课院系之首,在大学通识教育的推进中持续发挥着引领作用。
博雅学院教师面向全校学生所开的通识课程,也必须杜绝“水课”。胡劲茵老师开设通识课程“资治通鉴”,将院内研究生课程中的讨论成果提炼出来作为通识课程的资源,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展示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最终在课程论文中看到学生们的思想的火花;陈探宇老师在珠海校区开设通识课程“诗与乐”,会于清晨带领学生们在岁月湖畔诵读《诗经》,以陶冶心性;黄俊松老师开设的通识课程“柏拉图《理想国》”,面对看似艰深晦涩的文本,他以对博雅学院学生同样的标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部经典,也收获了大批“粉丝”。
通识教育在中山大学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也存在着更大的提升空间。吴海老师表示,还是有学生混淆了“通识课”和“公选课”的概念,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有待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通识教育要得到更多重视,最有效的方法是将通识课程的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评定。前一段时间,学校颁布《中山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大学一年级本科生统一集中在广州南校园学习”,这也是扎实开展通识教育的有利契机。在整体设计之下,学校鼓励名师开设优质通识课程,让新生们从大一开始领略大师名师风采,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向学氛围,也将对通识教育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课余生活之练琴
甘阳院长曾多次提到,博雅学院的初衷“就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之地”,教育首先是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培养专家。博雅学院的师生们还在探索,探索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未来之路,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回归安静读书的本色,回归这方“桃花源”。
采写:陈慧君、闫敏妮
摄影:叶梓琪
编辑:刘嘉、谢一璇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