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汤叔去年也有写过一些个人看法,就不重复赘述了。今天,汤叔想换个角度来聊一聊这件事:从科目的命题思和解题规范方面来为大家梳理下二者的不同。
大家也都知道,法国高考的科目是哲学,而不是语文,它的考试内容也不能单纯地定义为作文,而是哲学论文。通常,哲学科目的时长为4小时,试卷上有2道哲学论文命题和一段哲学家观点或著作节选文本,学生可在3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汤叔的大学同学Denise在法国里昂三大读了哲学专业,从学士到博士,十余年的时间,所以对于这个话题还是颇有发言权的。
汤叔针对法国高考哲学考试的相关话题请教过她。现在就根据之前请教的内容,再结合自身的理解来简单对比下中法两国作文的差异所在,也许不够准确和充分,仅供大家参考。
从命题的角度,法国哲学论文要求学生对一个命题进行完整论述,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哲学史及思想深度;而文本解读则要求学生针对节选自某哲学著作的段落,说明节选文本的论点,梳理论据并做出哲学解读。
而我国的语文高考科目中的作文,却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命题的方面,出题人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设定,比如命题作文,比如看图作文,比如材料作文,等等。考生们可以有各种审题和解读方式,想象力的发挥空间其实也更大。
不过国内有些作文的题目是式的,很利于学生的发挥;但也有些题目立意不是很清晰,甚至有些奇葩,稍不注意就容易跑偏,这点倒是不如法国哲学的论文题目一目了然。
从行文内容的角度来看,法国哲学论文必须按照固定逻辑来组织内容,一篇论文要由3个段落组成,即:解题段:分析命题中的概念,指出其主旨并从正面角度解释命题;反论段:提出反命题和相关论据;综合段:对于命题的理解,或指出正反观点的局限,或对命题本身提出质疑。此外,哲学论文中需要引述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并加以评论。如果考生没有引述任何哲学家的观点而凭空议论,很有可能得到0分。
相比之下,国内语文高考的作文考试在行文方式上就比较灵活:记叙文、说、议论文、散文、甚至诗歌,对于很多省份的题目来说,文体并没有,同一个题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不过,不同的文体在行文方面也会有一些特定的要求:比如记叙文要有起承转合、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议论文必须要有论点论据,当然论据只要合理即可,并不会限定是引用先人还是发挥。
所以,这二者虽然年年被拿出来对比,其实并没有太多可比性。过多渲染题目方面的差异,意义也并不大。
从考试规则看,作文只是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语文科目的总考试时长为150分钟,也就是两个半小时,这其中能有多长时间用来构思和撰写作文?我记得我当年前面的基础题答得飞快,一共用了40分钟左右,那么也不过就剩了不到两个小时来写作文。而法国的哲学考试时长4个小时,就是一篇论文,显然时间会更充裕一些,也就更有利于思考。所以,单纯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是不够客观的,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没有时间思考,所以只能套,所以我们看到的多数高考作文都不求标新立异,但求无过......
其次是评分机制问题。我记得国内和自上都曾经解密过高考阅卷,每一份试卷的阅卷时间都非常紧凑,对于作文来说更是如此,阅卷老师究竟有多少时间来仔细研读这价值60分的文章,然后来品评它是否有内容有思想呢?可想而知甚至曾经听说过,有时候老师只会粗略看一看核心思想是否偏颇,甚至是字迹是否工整。
从这方面也折射出我们的考试还是过于注重应试,注重标准,而对于思考和分析却并没有那么在意。也正因如此,国内学生在考前会大量积累范文,思都被框住了,写出来的内容自然不是那么新颖深刻,会被“”没有思想也很正常,但究其根本,这其实也并不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
简单归纳一句话,就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而且“祸”不限于高考,广大留学生参加出国考试不也都更愿意借助所谓经验和捷径,而不愿意去思考、理解和掌握吗?这个锅也是应试教育应该背的!
如果哪一天,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从头到尾都不再以应试为主导,而是以能力为评判标准(无论是分析能力还是思考能力),我们在来看待这个问题,答案可能就跟现在完全不同了!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